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守株待兔(2更)

    第一百五十二章守株待兔

    节目散场,从电视台大楼出来,夏林紧紧跟在毕文谦身边。m 精彩东方文学|┡┢╞.〈。王京云走在最后,看着离了他们快两个身位的艾静,无声地笑着。

    “毕文谦。”

    “嗯”

    偏头看去,尽黑的夜里没有多少灯光,倒也让夏林的眼睛越忽闪。“刚才那传奇,我是不是唱得没有张姗姐姐弹得好”

    “你想我回答什么呢”

    “我要听真话”

    带点儿执拗的口吻让毕文谦笑,他背起手,继续走了几步,才慢慢答道:“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从表现力的上限来说,歌唱一定会比弹奏更好。但那只是上限。乐器的技法可以磨砺一辈子,乐器练坏了可以换一把,而嗓子,一辈子只有一副。”

    夏林琢磨了一会儿,忽然幽幽地说:“果然还是嫌我没唱好。”

    毕文谦看着她,笑而不语。

    继续走了一段,快到马路边了,一个穿着工人装的人影走了过来。

    “请问,你是毕文谦吗”

    文谦看不清背着路灯光源的他的脸,但这声音似乎有些耳熟,“你是”

    “我叫崔建。”来人想了一瞬间,补充道,“就是唱一无所有的。”

    毕文谦有些愣他从没有想像过,会在这样的时间和地点,和崔建遭遇哦不,好像是人家在堵自己

    “你找我有什么事”下意识地,毕文谦递出了手。

    “工体那场演唱会之后,我那歌有不少人在唱,你解读的意思和你说的那些话,报纸上也在讨论。我在京城歌舞团的领导也来问过我的想法。”崔建的语比较快,没有一般人初次见面的那种些微的矜持,“其实,别人怎么看,我也没指望强求。但你和我从前根本不认识,你只听我唱了一遍,就能立即唱出你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和你认识认识,聊一聊想法。”一口气说到这儿,他才看了看毕文谦身后的人,“我打听过你,只听说你在三里囤开了一家唱片公司,而且一直在地下室练吉他,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上个礼拜看了你的节目,知道你这时候会在电视台,所以今天我来碰碰运气。┢╞╪┞╪╪.〔。c<”

    原来是守株待兔啊

    “好吧,很高兴认识你”既然崔建握着自己的手还没放,毕文谦也顺势使了使劲儿无论音乐上的想法如何,至少,“历史”证明着,他是中国摇滚圈里难得的几个赤诚之人之一,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而没有被那些个糟粕污染,“我听说,京城歌舞团离三里囤挺近。本来我们一会儿坐车回去,但车只能坐四个人这样吧,”毕文谦放了手,回头对王京云说,“王京云,你先开车送夏林和艾静回去,顺便通知一下夏林妈,放假之后,让夏林搬到四合院里住,天天来回跑挺不方便的,反正,在公司里,我吃什么,夏林也吃什么。既然今天有人想和我聊聊,那我就走路回去好了。叫蒋卫国记得给我开门就好。”

    “好。”

    王京云执行得干脆,很快就把小轿车开到了路边。夏林和艾静道了再见就上车去了。

    “夏林,过来一下。”忽然,毕文谦唤了一声。

    “什么”

    “今天你唱的,虽然细节上的问题仍然有很多,但你的演唱中已经有着属于你的理解和情感。”毕文谦伸手摸摸夏林的头,“我很高兴。”

    “不许摸我头”夏林一下子跳开了,往小轿车小步快跑,“你也就比我大两个月”

    在毕文谦爽快的笑声中,小轿车渐渐远去。

    “怎么样很活泼吧”毕文谦的口吻,略有些长辈在自豪后辈的味道。

    这种感觉,让崔建瞧不明白,他想了想,才问:“这个夏林,就是你的公司签的歌手工体演唱会那天,她唱得比上个礼拜好不少。”

    “上个礼拜”毕文谦回想着夏林在镜头前,低头照着歌谱唱得有口无心的样子,脸上浮现着笑,“那天她唱得的确很难看。”

    这话,让崔建不知道怎么接口了。

    “现在的夏林,是一块璞玉。将来,她有希望成为亚洲屈一指的歌手。”借着微微的路灯光,毕文谦对着崔建笑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很显然,作为8o年代的土著,崔建并不能体会到毕文谦话里的梗他也没有强求:“好啦边走边说,你想和我聊什么”

    步子不快,路却是和黎华一起走过。┞╪┝.。那天晚上,两个人并肩用日语唱着世情,只要一回想,歌声好似还在耳边回荡。

    “毕文谦,你觉得,摇滚是一种什么精神”

    “我在工体时已经说过了。摇滚是一种直抒胸臆的创作思路,歌词、旋律、演唱、编曲,各个环节的创作,都是如此。”毕文谦没有去看身旁的崔健,而是看着前方的路,“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在乎摇滚是什么,因为这是一个舶来词,其概念从诞生到现在,代表着一种新的流行音乐的风格的酝酿,却远还没有达到成熟,自然也就没有一个约定俗成并且服众的说法。真要说在乎,我更在乎中国摇滚乐将会是什么音乐是文化的载体,具体到作品,以你的一无所有为例,既是一情歌,又表达着我们中国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迷惘,这种时代的烙印,就是承载着文化的表现无论你这个原作者怎么说,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着。那么,摇滚这个新事物传入中国之后,和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之后,会酝酿生成怎样的结果我很期待,却又很担心,担心人们邯郸学步。”

    “担心”崔建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担心”

    是啊,为什么要担心崔建是这个时代里一个有的想法,有书写未来的朝气的年轻音乐人,他根本不知道中国摇滚在二十多年后会成为什么样子。

    毕文谦不打算和他探讨什么资产阶级自由化之类的思潮以及产生的恶劣影响,和一个音乐人谈了也没用。

    “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你肯定比我年长几岁,我就叫你崔哥好了。不如,你先谈谈你的看法”

    昏暗中,毕文谦似乎从崔建脸上感觉到一丝暖意。他诉说起他的想法,这一开口道来,语就止不了的快。虽然说话用词不见得准确,却没有什么思考停顿。

    不愧是写出了那些歌的人,骨子里的批判隔了三十年,仍然是那个味儿,虽然,此刻的想法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因为经历而越的激烈。

    安静地听崔建说了一个尽兴,毕文谦和他一起过了一个马路,才平和地开口。

    “其实,秉承你这种思路的歌,我也可以写出来。但我不会那么去写。”毕文谦侧身指着崔建的胸口,“就像你穿着这一身普通工人的打扮,你可以就这么上舞台,去呐喊你心里的精神。而我,却会根据我将要唱什么,而选择我将要穿什么上台。”

    “另一方面,说句苛刻的话吧国际歌其实也可以唱成摇滚的风格,那歌词,既暴力,又艺术,既严谨,却又是那么的美。比起一无所有的格局,高了太多。和你一样的是,一百多年前的词人就出了挣脱枷锁的呐喊;和你不同的是,人家不仅在破坏,更提出了建设,而你,却在建设这一块儿浅尝辄止了。”毕文谦叹了一口气,“我不是想批评,只是觉得,既然从前的人都能做到,我们在这个时代,应该也能做到。更直接地说,崔哥,我不希望一无所有既是你的,又是你的早8点晚8点更新的,结果2k码成了4k,于是就晚了。无论如何,这次立了flag却兑现了,值得庆祝~本章里关于老太婆的三歌,三个完全不同的风格,都是很好听的。话说,今天是不是有人推荐了我这文突然涨了将近1oo收藏

    ...

    ...

    <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