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达的担忧

    (燃文书库 )

    登船的三卫军中有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此人正是姚启圣不过他的身份却不是战兵而是辅兵营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与之一同登船的还有下身伤口已经彻底痊愈的田川卫门只见他神情死板腰间一把细长倭刀格外引人注意他现在也已经是三卫军辅兵营中的正式一员

    对于这个叫姚启圣的年轻人李信给与了他旁人难以理解的关注亲自从浙江带回了南京又在亲兵营中为他安排了职位很显然按照三卫军的招兵标准此人无论是身量或者体能都不满足条件不过即便如此仍旧给了他一个令旁人艳羡不已的亲兵营员额不过姚启圣对此并不满足当得知三卫军要出兵朝鲜的消息后他坚持请求李信让他加入步战营甚至表示就算不当这个劳什子队官也在所不惜

    事实上姚启圣自己也清楚他这个队里的带的都是些什么角色比如田川卫门还有一些倭寇中投降过來的高级重要人物表面上这是亲兵营其实分明就是变相的看押这些镇虏侯不打算立时处死的俘虏

    最终李信耐不住姚启圣的软磨硬泡答应他可以随军出征朝鲜不过却不能加入三卫军的步战营他只能以三卫军辅兵营的一名辅兵身份随军出征姚启圣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來

    大丈夫就该斩杀胡虏立功封侯像现在这般 终日和一群俘虏瞎胡混岂不是蹉跎了这大好的光阴年华不过除此之外他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希望能够带上被他亲手阉掉的田川卫门

    “赶紧跟上发什么愣”

    姚启圣不满的训斥着身后身行死板的随从

    田川卫门连忙毕恭毕敬的微微躬身口中又习惯性的咳了一声这个举动让姚启圣吓了一跳赶忙扯住他的衣领“不要命了早就告诉你不要随便弄这调调不不是想被大明的官军把你生生撕了扔到江中喂鱼去吧”

    明军对倭寇痛恨到了骨子里田川卫门虽然沾着姚启圣的光也加入了辅兵营但是他可不能保证这些桀骜不驯的兵老爷们会不会因为痛恨倭寇而将他私下里处置了

    田川卫门的语言天分很不错半年的时间里一口南京口音的官话已经说的很熟练如果不是时不时的带出点倭寇的语言和习惯一般人还真分不清他的真实身份

    姚启圣发现这些倭寇的性格古怪的令人难以置信他们虽然在烧杀抢掠的时候像一头发了疯的野兽可一旦被打败以后立即就温顺的像头绵羊用一种近乎于变态的行为摇尾乞怜

    就实际而言这田川卫门的个人勇武不容置疑在前敌厮杀的时候或许还能用得到他这也是姚启圣要求带着田川卫门最为同伴的原因之一李信又如何看不出他的这点小聪明只不过并不点破而已

    三卫军的辅兵平时也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训练的科目和内容丝毫不比三卫军的步战营要差所不同的是辅兵营普通军卒的身体条件要比三卫军的步战营略差一些而已

    辅兵营一旦作为步战营的补充力量一样要用火枪列阵杀敌的像姚启圣那种想象中凭借个人勇武便能斩将杀敌的情况将很少能够见到

    此次登船出兵的除了新军以外还有当初曾参加过辽西大战的三卫军老营

    李信不轻视朝鲜人他要用完全的准备來应对这次远征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失败

    此次统领步战营的是三卫军副将程铭九舰队总兵华莱士与副总兵何斌手下也有近千人的福建籍专门用于陆战的水兵当所有士兵登船之后船队在长江中鸣放了一**炮之后就拉满了帆向长江口行驶而去

    人山人海的码头李信亦身处其中

    “镇虏侯何以如此骄纵那个叫姚启圣的少年而今却又任由他去辽东送死”

    说话的是李达他十分不解李信对姚启圣的态度在此之前李信一直都庇护着此人可谁都知道让一个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人跟随大军出征这几乎是九死一生的

    李信当然不能和他解释自己为何如此对待姚启圣的原因当然在李信记忆中的姚启圣虽然是效命于满清的一代总督但他还是相信只要加以引导一样会为大明所用所以这就需要让他一展所长如果一直将他养在温室中又如何能使他爆发出潜在的能力呢

    既然姚启圣如此坚定的要随军前往朝鲜索性就让他去吧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來溜溜他不想因以姚启圣的智商和气运能够死在这场远征的战斗中

    “你认为这次出征三卫军有几分获胜的把握”

    李信不答反问李达一时间难以回答毕竟牵涉到了他的出身之地朝鲜的情况多尔衮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就算三卫军能够以突然袭击打败了朝鲜的守军攻占了汉城当消息传到清廷以后多尔衮必然会派出大军予以干涉

    因为朝鲜一旦被三卫军夺取满清的后方将彻底暴露在明廷的威胁之下多尔衮再想于入秋后叩关南侵就不得不谨防身后被偷袭明廷回旋的余地便大了不是一点半点

    想到这些李达的内心中是五味杂陈的他毕竟也是个凡人做不到一切过眼云烟视若无睹就算李信对他十分信重向來以礼相待在提起故旧之时也难免心生感慨

    当问出了这个问題之后李信立刻就意识到其中的不妥便也不再追问下去而是转换了话題“米琰那里今日可送回了最新的消息”

    李达咳嗽了一声以掩饰脸上的尴尬躬身道:“刚刚送到还沒來得及拆封”

    说着他取出了一份薄薄的公文捧到了李信的面前

    李信打开公文的蜡封才扫了几眼便脸色为之一变

    在李信身旁的李达敏锐的捕捉到了他的神情变化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难道中原局势又有了新的变故”

    “嗯”

    李信点了点头并沒有说出那封公文上的内容但语气中却分明在告诉他中原不但有了变故而且还十分严重

    在李达的印象里李信从未如此卖过关子也从未如此严肃过虽然心中急切不已但还是忍住了沒有贸然开口动问而这时李信却主动将那封公文递给了李达

    “你自看吧”

    在接过公文之前李达还想着应该是李自成打败了杨嗣昌的军队但在接过的一瞬间他又意识到如果仅仅如此李信不可能面色如此难看难道米琰率部与杨嗣昌在河南起了冲突

    不过他很快就从手中这份公文中得到了他想要知道的答案

    只是这答案却是李达无论如何都沒想到的初看之下他一时间还难以置信于是又从头到尾仔仔细细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这才确认究竟是什么事使得镇虏侯面色如此难看

    山西派出了当地训练的新军南渡黄河配合杨嗣昌的西进对洛阳发动了合击而镇虏侯的面色难看便真是因为此吗

    李达从未去过山西对山西的情况虽然听过米琰的多次讲述但仍旧是一知半解他所知道的仅仅是留守山西的田复珍原本不过是高山卫的一个犯官是李信将其一手提拔了起來又为他争取到了太原知府的位置在三卫军主力开出山西大同北上与蒙古作战乃至又挥师东进与满清鞑子激战于辽西之后田复珍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山西巡抚统管山西军政大权

    而李信虽然离开了山西但他在山西却留下了未及成军的新军以及数量可观的铁厂与枪炮厂足够他以三卫军的训练之法练出一支数量可观的新军

    如果单单只从山西出兵这一件事上看或许还沒有什么异常但只要深入想下去田复珍带着山西的新军以极为高调的姿态南渡黄河与杨嗣昌合击李自成围攻洛阳这就又说明了一件事

    田复珍并非与李信是一条心如果这么做说明他和整个山西的新军已经悉数成为了明朝朝廷的鹰犬就算李信再返回山西他也未必能和李信再站到一起

    李达对明朝的这些文臣沒有多少好感在他的眼中明朝朝廷里文臣除了一些草包就是善于耍弄权术之辈还有一种就是极为迂腐的死忠之人这个田复珍显然不是个草包要不以镇虏侯的识人用人之能也不可能如此重要他那么他一定是后两者

    如果说这个田复珍是个死忠于明朝的迂腐文臣李达并不相信在他看來此人定然是已经与杨嗣昌成了一丘之貉才能在如此关键的时间带着山西的新军出现在最为关键的地点

    尽管现在的洛阳城已经远远不如前朝那么重要但是收复被李自成占领的洛阳城对明朝朝廷的意义绝非是收复了一座普通的小城那么简单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