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0380章 董卓的危机

    当董卓把王允的建议拿出来征询刘艾和田仪两人意见时,立即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

    田仪不相信王允。他对董卓说:“主公,你了解王司徒的为人吗?”

    董卓当然清楚王允的过去。他摸着自己浓密的胡须,沉吟不语。

    王允出身官僚世家,他的祖上是光武皇帝的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王霸。王允就是王霸的六世孙。

    和其他门阀世家的子弟一样,王允很早投身仕途。王允文武双全,学识不凡,同郡人郭林宗曾经誉之为王佐之才,但王允骨子里流淌着一股彪悍的血性,这大概和他出身北疆和祖上是武人有关。

    王允为人秉直,脾气倔犟,谁都不怕。他十九岁任太原郡决曹掾的时候,小黄门赵津回老家晋阳省亲,贪横放恣,无所不为。王允大怒,瞒着太守刘瓆把他捕杀了。汉桓帝闻讯大为震怒,立即下旨把太守刘瓆杀了。

    王允因为位卑权轻,无罪释放了。王允很内疚,为这位因自己而死的故主守丧了三年,然后才回家重返仕途。

    如果换了别人,有了这次血的教训后,好歹要世故一些,圆滑一些,收敛一点,但王允还是那样张狂。

    当时郡府里有个差缺,太守王球征募了一个叫路佛的儒士充任。这个路佛品行名声不好,王允觉得太守选人不当,于是犯颜劝谏。而且还固执己见,非要太守把他罢了。王球很生气,把王允关了起来,要教训他一下。

    但这事随即被并州刺史邓盛知道了。邓盛和王阀关系深厚,本人又喜欢王允,所以他急忙写信给王球,把王允救了出来,还征辟他为别驾从事。

    王允因为这件事身名大振,不但升了官,还连续被三公征辟。

    有了这两个教训。他应该成熟些了吧?没有,他变本加厉,更厉害了。黄巾军起事后,王允被拜豫州刺史。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校尉曹操一起,率军大破境内的黄巾军,抓了数十万黄巾俘虏。

    按道理王允战功卓著,可以升官了,但他不但没有升官。反而给抓起来了。王允在缴获的黄巾军战利品里发现了张让和黄巾军私密联系的信件,于是他上奏弹劾张让。

    张让当时是倒了一点霉,但随即就找个机会把王允下狱了。王允运气似乎不错,刚刚下狱就碰上大赦,官复原职了。但张让是什么人?有名的睚眦必报,岂肯放过他,再次罗织罪名把他抓了起来。

    王允的家人认为他死定了,送了杯毒酒让他自尽,免得将来遭受奸阉****。王允把杯子一砸,大声叫道。我为人臣,获罪于君,应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能以毒酒求死。

    王允算是条汉子,至死不屈。后来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上奏为他求情,又经多方营救,到第二年他才获释。

    田仪说:“主公,就王允这种刚直不阿、一往无前的性格,他会在何进死后突然转了性子,对你忠心耿耿。可能吗?何进于他有恩,但主公先后软禁了何太后,杀了舞阳君,还把何苗剖棺戮尸。他会没有报仇之心?杨赐是他老师,他和杨阀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他也是研习今文经学的,对主公修改官学一事,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看法?还有,荀爽在王允任豫州刺史的时候。曾经受辟为府衙从事,两人之间是故主和故吏的关系,你想,荀爽现在怎么会不听王允的?王允这样阿谀奉承你,必有所图。”

    “太原王阀在并州是第一大门阀,并州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官吏都是王阀的人。过去他们很可能看不起李翊,不愿意和他过多接触,但随着北疆疆域的扩大和李翊权势的显赫,他们肯定要和李翊走到一起。而李翊为了北疆的稳定和发展,也正在刻意和王阀搞好关系。王允为了王阀的利益,势必要保住北疆,也就是说,他要帮李翊一把,这大概正是他积极配合和怂恿主公西迁长安的重要原因。”

    “制衡之策对北疆的好处显而易见,而王阀也必将从中获得惊人的利益。王阀想在北疆获得的利益不是钱财,而是权势。如果他们仅仅为了钱财,早就可以像卫阀一样,直接参予屯田和盐铁经营了,但他们为什么一直隐忍不发?”

    “另外,河东卫阀、范阀,这些人和关中、关西、关东的门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哪一个不想主公立即回到长安去?在这种情况下,王允和长安的一帮门阀官僚想要干什么,主公难道还猜不出来?”

    董卓渐渐明白了。王允这是逼自己回长安,以帮助北疆实现制衡之策。北疆稳住了,发展了,实力强横了,才能横扫关中。那时,李翊无论是勤王还是除奸,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自己倒了,天子回洛阳了,获利最大的是门阀士族,尤其是太原的王阀。王阀在李翊回到京城后,并州随即也就成了他们的天下。

    王允的这个建议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谁都知道对董卓不利,说白了很幼稚,但王允为什么还要郑重其事的书禀董卓?王允是想告诉董卓,长安很危险,有可能要发生兵变。

    董卓不在长安,又没有几个得力的心腹手下,朝中的公卿大臣可以肆无忌惮地和关中门阀、西疆叛军,甚至段煨这样的北军将领协商勤王锄奸的大计。

    门阀的力量董卓已经领教数次了,而此时的长安正处在暴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自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全盘皆输。

    董卓越想越不安,有点坐不住了。

    制衡能不能成功,到目前还是一件悬而未决的事。但长安如果乱了,潼关失守,自己被困在洛阳,那就什么都完了。

    在关东诸侯联军兵分三路,围攻洛阳之后,董卓也很快重新部署了兵力。

    首先是他亲率三千飞熊军,并三万西凉军离开虎牢关,回到洛阳,只留下张绣率领两万大军把手虎牢关,另外又派徐荣率领本部五千人马,赶往旋门关,接替在那里防守的郭汜。

    郭汜被徐荣接替旋门关的防守任务之后,奉董卓的命令赶往南面的伊阙关和大谷关一带防守。

    另外,他还从虎牢关带回洛阳的四万大军中,分出一万人,由胡轸率领,赶往黄河一线布放,与张杨一起防御大河北面袁绍等诸侯联军的攻击。

    董卓军相较关东诸侯联军,在兵力上本就处于绝对劣势。现在这一分兵,劣势就更加明显了。黄河一线,张杨和胡轸要面临袁绍、韩馥和王匡七万多大军的攻击。在虎牢关一线,张绣和徐荣的两万五千大军,同样鸭梨山大,他们面对的是以曹操为首的十一路诸侯将军二十万大军。至于南面的郭汜,两万大军面对的同样是六万多敌人。

    如此悬殊的兵力,交战起来,肯定会频频告急。

    就在董卓回到洛阳之后不久,不利的消息接连传来。先是张扬被困在河内的温县,旦夕不保。再就是南面的孙坚像发了疯一样狂攻不止,郭汜连战连败,已经退回到伊阙关和大谷关了。

    好在东线的主战场,战局情况却出人意料的好。因为虎牢关的险要,让诸侯们顾忌重重。再加上诸侯内部勾心斗角,虎牢关一线的防守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毕竟诸侯的大军数量在那里摆着,董卓也不敢大意。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此时把李翊逼急了,尽起北疆大军南下,自己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这时刘艾小声劝道:“洛阳的形势发展到现在,主公应该很清楚了,我们再守洛阳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退一步才是上上之策。只要李翊能把叛军搞定,我们就有粮食。只要有粮食,我们就能迅速恢复元气。我们手上有天子,有十万大军,主公担心什么?”

    董卓沉默良久,终于说道:“好吧,我回长安。”

    董卓命令李肃把上林三官的所有官吏工匠和作坊器具全部迁到长安。

    命令樊稠驻守函谷关。

    命令牛辅率军从河东撤回,于弘农郡驻防。

    董卓上奏天子,拜郎中令李儒为讨逆将军,与中郎将张济共领洛阳兵事。

    宋宪、李蒙、毋丘毅诸部受讨逆将军李儒节制,戍守洛阳。

    河南尹朱儁兼领洛阳令,掌河南尹诸事。

    董卓特意奏请天子下旨,为了洛阳都城的安全,张济和李儒的大军不允许进入洛阳城。

    相国董卓返回长安的消息传到河东后,河东流民欢呼雀跃。滞留在河东的几十万弘农郡、河南尹的流民以最快的速度渡过黄河,返回家乡。

    朱儁想尽一切办法在渑池、新安、函谷关一带设置了数十个赈灾粥棚,以帮助流民吃饱肚子,回家准备春耕。

    同一时间,朱儁派出数名掾属,急速赶赴河内、兖州、豫州、南阳郡,向各地州郡请求帮助。流民回来了,就要粮食赈济,要春耕的种子和物资,没有这些东西,河南尹和洛阳就无法支撑。(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血色星辰的岁月的月票和打赏。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