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制造铅笔

    或许玉雅现在距离合格的“插画师”还有很远的距离,李响也不是说要玉雅做到什么程度,不过是觉得她喜欢画这些图案,那就正好派上用场。而且出版社也等于是娱乐文化行业,跟玉雅原来的职业倒是相近,只不过这下子不用卖笑,而是卖书,一想到整个大宋的人都为小说而疯狂的时候,李响就觉得好笑,或许那时候真的会洛阳纸贵吧。

    看到玉雅略带羞意地点了点头,李响笑着刮了刮她小巧玲珑的鼻子:“为了鼓励你,明个儿我让人给你拿两支蘸水笔,用那个绘画,要比毛笔方便很多。”

    “不过呢,蘸水笔也不是最好的,等两天再给你做一种新的笔。”李响心思一动,立刻有了几个想法。

    玉雅身子向后仰了仰,不让李响刮她鼻子,小手直摆:“哎呀,姐就是随便画画玩的,不要那么麻烦呢!”

    “哈哈,不是专门为你做的,还有别的用处,”李响伸出手去,任由玉雅扭动娇躯,还是在她的鼻梁上刮了一下:“玉雅,我在春风楼后院腾了几间屋子出来,那里就作为咱们的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办公用房吧,另外我会让人在县城里找几间房子,用来建印刷厂。”

    “啊,这就要搬过去吗?”玉雅跑到书桌的另外一侧,眨了眨清亮的月牙眼,显得有些意外。

    李响点了点头,他现在要忙的事情很多,正好让玉雅来分担一些,当然他不会用活字印刷,而是打印一套后世的印刷设备,这样可比活字印刷好一万倍了,那些精品的小说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

    玉雅虽然不舍,但还是很顺从地答应下来,晚上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明日搬去春风楼后院办公。

    第二天小玉手上提着一大包东西,急匆匆找到正在和玉雅、玉儿、雪儿三人吃饭的李响:“少爷,你要的东西都买来了。”

    李响连忙让包有才将东西拿进来,笑着对玉雅说道:“等我给你看样好东西,你就不用担心画图的时候浪费纸了。”

    小玉将沉甸甸的口袋放到地上,将几支笔状物捧到李响面前:“少爷,这个就是枣心笔。”

    李响拿起一支枣心笔,竹子做成的笔杆,前端是一小块铅黑色的物事,手指捏住用力一扳就掉落下来,大概有枣核大小。

    李响又拿起另外一支,在纸上随手画出几道灰色的线条,看着与铅笔的效果类似。

    用钥匙将先前掉落的那块“笔头”压碎,灰黑色的粉末捻在指间细腻光滑。

    “不错,就是这个,也是用石墨做出来的吧?”李响弹了弹手上的墨粉,枣心笔也好、铅粉笔也好,这个东西差不多就是古代的铅笔了。

    小玉连忙笑着弯了弯身:“少爷说得不错,这个枣心笔,据说就是用石墨与粘土混在一起做成的。”

    “袋子里装的就是石墨吧?走,先拿去工场弄弄看,”李响和玉雅说了一下,便带着小玉和石墨去了工场。

    枣心笔虽然也是用石墨做成,而且已经有后世铅笔的雏形,不过它的“笔芯”只有枣核大小的一块,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只能用来绘制简单、粗大的线条。

    李响的想法,自然是将石墨块做成石墨条,将枣心笔做成长芯铅笔。

    铅笔地制造无非就是笔杆与笔芯两个部分。笔芯涉及石墨与粘土地配方与烘干。笔杆则是木料加工。

    县里正在大兴土木。工地上有很多木匠。做自行车的老板给李响介绍了一对兄弟。哥哥赵大为有一手娴熟地木匠手艺。弟弟赵小为却有些不务正业。经常弄些乱七八糟地东西。比如他们兄弟做木工时用来划线地铅粉笔。就是赵小为折腾出来地。因为好用。还卖给其他木匠。

    “我要你们做一样东西。”李响用枣心笔比划着给兄弟二人解释:“一种笔。粗细外形与毛笔地笔杆类似。中间裹着一根石墨笔芯。可以用来描画线条与写字。”

    “啊。好主意!”赵小为身材不高。人也很瘦。长得尖嘴猴腮地。一双小眼睛灵动无比。滴溜溜转了一圈。忘形地嬉笑道:“妙啊。这样就可以一边削。一边用了。高。怪不得大家都说知县老爷是鲁班再世呢!”

    “鲁班。是我吗?”李响淡淡地扫了赵小为一眼。自己还没解释。这家伙就看出铅笔地用法。不愧是头脑灵活。能折腾地。

    触碰到李响淡淡地目光。赵小为连忙收敛嬉笑。讪讪地挠了挠头:“是大家这么说地。听说知县老爷发明了自行车,还有大炮。可不就是鲁班祖师爷?”

    与赵小为的奸猾相比,赵大为就显得憨厚多了,他想了一会,才认真地点头说道:“做这个笔杆,没有问题。”

    “笔芯呢?能不能做?”李响看了看赵小为,肃容说道,对于这种奸猾的人物,需要恩威并济。

    赵小为连忙拍了拍胸脯:“知县老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行,那你们先做这个,做好了有赏,”李响将枣心笔丢给赵大为,安排他们去做活。

    李氏兄弟对李响交代的任务很用心,第二天便交上了做好的铅笔,与李响印象中的铅笔很接近。赵大为做出的笔杆圆整光滑,甚至雕刻了一些精细的图案,赵小为做的笔芯也很不错,虽然在纸上书写时略显得硬些,倒也能用。

    李响最不能忍受的是二人做笔的效率,尤其是赵大为制作笔杆,一天也做不了几根,慢得令人指。

    在听了赵大为加工笔杆的过程以后,李响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向着提高生产力的方向再迈出一大步。

    李响刚得了数十万贯财富,手头也比较宽裕,有条件做些别的事情。

    通过观察,李响在心中形成了大体思路:“我需要制造两种机器,第一种,可以将木材切割成细木条;第二种,可以将细木条加工成圆棒。”

    “有,”赵大为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晃了晃:“锯子切割、刨子刨圆。”

    “我说的不是这个!”李响笑着摆了摆手:“我需要锯子和刨子自己动起来。”

    赵大为瞪大了眼睛,质疑道:“这怎么可能。”(未完待续。)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