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五三八、凑齐四个君王打牌

    厚厚的卷宗放在周铨面前,这么短时间内能够整理出这么一大部,当真让周铨有些头疼。

    他可没有太多时间看这些东西。

    青龙号是他的座舰,只不过十年前造的这艘船,如今在东海舰队中都有些落后了,换座舰的事情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只不过周铨希望新的座舰是纯蒸汽船,故此迟迟未决,这一次他去济州,所乘者仍然是青龙号。

    有关无面的真相,方腊口中所供者就是这些,只不过他还有言不尽实之处。

    那是难免。周铨道。

    他打开卷宗,看始看起其中的内容。

    纪春恭敬地行了一下礼,悄然退出了周铨的座舱,然后离开了青龙号。

    当青龙号扬帆起航之时,纪春已经在码头上了,他眉头这时才轻轻皱了一下,不知道自己年轻的主公看完有关无面和复仇的资料之后,会有什么感想。

    此时周铨已经看完了卷宗的前半部分,也就是无面复仇的来历。

    他站起身,来到船窗前,望着正在远去的岸边,微微有些出神。

    方腊招供说,所谓无面与复仇,确实是他弄出来的把戏。但他自称是得神授天书,说周铨乃是天魔临世,故此以一卷大光明经授之。

    他又将这卷大光明经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方毫,方毫再择人传授,这些人便都是无面与复仇。

    换言之,所谓无面复仇并不是一人,而是许许多多人。

    便是我失利,我子失利,终有大光明经传世,终有人会起来造反举事,因为周铨这一套,害人不浅,他越是行诸于天下,那么就会有越多人为其所害,这些人,都将是大光明经传人,都将会成为摩尼教的信徒

    这段话,是方腊对此的总结。

    纪春认为此是方腊的虚言恫吓,甚至可能就是为了活命而编出的故事,不过当方腊进一步解释时,纪春也有些吃惊。

    正是因此,纪春才担忧周铨会不会为此而心志动摇。

    我曾查过,自棉布大行于世之后,苏杭一带桑农织工,数量锐减,人数已减至旧时一半左右,而且还在继续缩减。大量百姓失其本业,不得不流落于街头,然后被坊东场主圈去,以皮鞭棍棒相逼迫,于机器之前昼夜不得将息,其寿岁,往往不过三十六七而绝。

    此皆周铨之孽,必报诸其身

    周铨已经反复看过这几页的内容,其上文字,他有些都能背出来了。

    方腊倒也有几分枭雄之资,他看出了如今大宋不,整个华夏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扩张,如今许多地方都在运用机器,江南甚至开始用蒸汽机了。工业的发展,必然令原先的工场作坊大量倒闭关门,城镇中的平民阶层,迎来了一次大分化大扫荡。许多人都会在这样的大潮中失去家业,甚至失去家园,那个时候,他们怎么能不恨机器,不恨制造和引导这次产业革命的周铨

    所谓的大光明经,便是视周铨为洪水猛兽,号召人们起来反抗,包括如何组织如何训练如何作战,如何向周铨学习,进而壮大自己的力量来打败周铨。

    此魔千古未有,此际又为末法之时,故此欲败此魔,须以其力制之。败此魔后,分其家财,则天下无寒者矣,分其土地,则世间无饥者矣。彼之时也,大光明降世,是故有大光明经,是故有大光明国

    这一段文字,乃是方腊所记忆的大光明经中文字,其中将周铨称为千古未有的魔头,周铨也将之复记了一遍,然后笑了起来。

    他当然不相信有什么神人,也不相信大光明经,很显然,这是方腊搞出来的名堂。

    所以纪春担心他因为看到有关大光明经的记载而愤怒,那是搞错了。他之所以深思,是在考虑如何减轻工业革命冲击带来的伤害。

    凡事有利有弊,哪怕工业革命亦是如此。方腊所见的,正是冲击带来的伤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腊并没有注意到。

    比如说,污染一事。

    随着蒸汽机的推广,煤将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原料,那时无论是交通还是工业生产,都要大量使用蒸汽机,众多锅炉排放出来的黑烟,都是未经过任何处理就进入了空气之中。

    此时或许还不显,可再过十年,那就壮观了。

    比起污染更严重的,还是对旧产业冲击之后造成的失业问题,那些失业的百姓,若能进入东海商会的产业倒还罢了,可是东海商会再强大,也不可能将力量伸到每个角落,因此,还是有大量的人,生计无着,命运悲惨。

    该有劝业局。周铨心中想。

    设一劝业局,引导这些人就业,而不是将他们推入大潮后不管不顾虽然周铨完全可以不管不顾。

    想到这,他吩咐道:红玉,记下来,劝业局,每县至少有设一处劝业局,以其县人口数量设定编制,劝业局主司劝业,可以与商会正规商会合作,将失业百姓送至需要之处就业。

    梁红玉听完之后,却没有急着记,而是向周铨施了一礼:郎君果然是妾身期望中的郎君

    呵呵,你弄得这么正式做什么

    郎君一片仁心,妾身当然也该为郎君贺。梁红玉眼睛转了转,然后似笑非笑地道:只不过,郎君没有将方腊送到济州去,倒让妾身有些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

    郎君不是要凑齐四个皇帝打牌么梁红玉道。

    这句话说得周铨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在济州,已经放了辽皇耶律延禧金主完颜阿骨打大宋太上皇赵佶,三个皇帝凑在一起,正好是三缺一,方腊自称圣公永乐皇帝,勉强也可以说是一位帝王,送到那儿,可以凑足四个。

    只不过在周铨眼中,他的份量还差了些。

    若论军政两项才华能力,方腊虽然逊色于阿骨打,却也可以与耶律延禧赵佶并论了,但是,在周铨看来,他还不足以称皇帝,毕竟只是一个草台班子,没有根基。

    你说的倒是没错,我确实是想凑足四个国君,让他们一起打牌。周铨笑道。

    哦那第四位是谁梁红玉愣了一下。

    你且猜猜

    梁红玉低头略一沉思,这人肯定不是如今的宋国皇帝赵桓,这人如今被禁在冷宫之中,由他的弟弟赵构看守,梁红玉听周铨说过,赵构此人莫看年少,但是冷酷无情,深得他们赵家真传,由他对付赵桓,正是人尽其用。

    赵桓估计活不了多少年,周铨对这位刚愎乱来的大宋皇帝完全没有好感,所以肯定不会将他弄到济州去的。

    不是赵桓,那么会是谁呢

    李乾顺梁红玉又问道。

    不是,李乾顺么,迟早是要擒来的,不过现在还隔得远了些。说到这,周铨忍不住点评道:金贼残暴,阿骨打本人倒还算是清明,他对汉人还可。李乾顺不同,他不仅残暴,竟然去投靠异族邪徒,试图将那大食教引入中土,此教教旨所鼓宣者,若不清除,必为后世之患

    对于李乾顺勾结塞尔柱帝国之事,周铨是很看不上的,因此对其人的评价也就低了几分。

    既然不是李乾顺,那还会是谁

    梁红玉想了一圈,然后拍手道:我知道是谁了,是王楷

    周铨笑着点头:正是他

    高丽前一位国君王俣终究还是没有将周铨变成他的驸马。

    面对着内忧外患,这位才能平平的高丽国主于年前去世,继位者乃是其子王楷。

    此时王楷年纪尚轻,才十五岁,内有权臣外有强敌,根本控制不住高丽的权柄。

    但高丽的重臣们也面临着一个大问题。

    阿骨打去年兵败被擒之事,高丽人已经知晓,他们明白,在东北亚一带,东海系再无强敌。再加上这些年东海商会对高丽的渗透控制,使得高丽国重臣都误会一点,认为周铨很快就会对主少国疑的高丽下手。

    这种情况下,高丽重臣们经过商议,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法子。

    送王楷去济州,美名其曰是向济王学习治国之道,要拜周铨为师,实际上是以他为人质。

    至于国内之事,则交由八位重臣组成的内阁来处置。

    几乎就在周铨离开海州的同时,王楷也来到了江华岛,这里是东海商会在高丽的租界之一,经过数年发展,已经非常繁华。

    他望了望身边的诸臣,特别是看了一眼自己护卫中最为年轻的那个,然后点了点头。

    殿下,此去之后,一定要听从济王教诲,切勿骄矜,济王殿下的本事,你能学得一二回来,便是我高丽千古明君了。李资谦此时起复,身为国舅,他板着脸教训着王楷,话语里没有多少恭敬。

    正是,殿下,多学多听少说少做,切记切记另一位重臣道。

    王楷抿着嘴,脸色有些发白,又情不自禁看了自己的那位护卫一眼,然后才点头道:孤明白你们放心

    只有他才知道,那位随他一起前往济州的护卫,肩负着什么使命。

    高丽命运,就在十步之内未完待续。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