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2章 罪臣之女(二)

    货不对路?咋了?晋江出品,优待真爱小天使,订阅率达标抢先看。

    “不,真人不应,弟子便长跪不起。”

    “程青瑜!你这还威胁上我了,啊?”陈文蓁都要被气笑了,这家伙哪里学来的无赖行迹?不过考虑到眼前这人还是个重伤病人,忍了忍,还是准备轻声细语地说服她打消这种无稽的想法。

    “表妹,你还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不能因为碰到一个秦怀远便排斥天下所有的男子。你是个好姑娘,自会有人懂你的好,你会遇到一个正直良善的君子,白头偕老,儿孙满堂。不必要出家的。”

    “喔?”程知挑眉,很会抓重点,“表姐说我是个好姑娘,那么,表姐你懂我的好么?”

    “诶!”正苦口婆心劝着的陈文蓁,又被自家表妹不按常理的反应,吓到了…

    只见程知脸上又流露出当日堂中对峙的睥睨神态,她朗声说道:“陈文蓁,你听着,我程青瑜从来不是个懦夫,绝不会行懦弱逃避之举。我拜你为师,不是因排斥天下男子而恐惧婚姻,也不是因心灰意冷而意图避世,而是要寻觅属于我自己的道。

    圣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程青瑜不敢自比圣人,只是经此一事,我明白,我的道,不在后宅,不在姻缘,不系于男子,不系于家族。

    你当日也曾见到我持刀的模样。你看我手稳不稳?力道足不足?

    我程青瑜天生有股子力气,悄悄观府中子弟习武,拳脚兵器倒也偷学了些,这算不算悟性尚可?读书习文,诗词文章也能做些,琴棋书画也略懂一二,也可自诩资质上乘。我自问也有才华,甚至胜过世间庸碌男子数倍,可为何只能着眼方寸之地,抱负才能不为人知,一生不得自在?嗯?

    我有时会想,我宁愿去做一阵前小兵,去抵御北周,保卫家国,也算有用武之地,于国于民有益处。抛头颅,洒热血,也好过闺阁终老。”

    说罢,又是一拜,“真人深有体会,当知女子不易。我日前见真人行医用药,眉宇间自信耀眼,想必已是觅得大道。这道光也是我所追寻的,还望真人恤悯余情,成全弟子向道之心。”

    至此,陈文蓁并没有上前相扶,而是坦然受了这一拜。

    陈文蓁心知,自己不需要再劝了,也不必去劝,这等女子心性坚毅,非外物可动摇。何况,她话中之意,亦是自己所思所想。道之所向,无怨无悔。纵然日后风雨波折,远离富贵,想必也是幸福。

    待程知抬头,便听陈文蓁说道:“既是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全。只是青瑜,你资质上佳,我不过入门,怎能为你师。我稍后便修书一封,禀明师尊,想必以你性情,师父会很是乐意多一弟子的。”

    说罢,见程知并无惊色,而是一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的样子,瞬间什么感动都散了。只是气瞪一眼,“既是如愿了,还不起来。”

    “是,多谢师姐体恤。”程知满足的眯眯眼,站起身,见着假山后的袍角离去,嘴角一勾,更是满意了。

    嗯,也不错,很皇家嘛。不知比起今个落水的京城第一美人如何。美人湿漉漉的,程知也没仔细看清长相,只觉得身段很是不错,曲线玲珑。

    程知静下心来,继续探索本尊的记忆。

    ==========

    还是迁府宴席那日。

    那日有个插曲,府上有个沈姓女子落水,好像是户部侍郎家的庶女,被四皇子赵珂所救,后被皇帝赐给赵珂。赵珵为此还愤愤不平过,说这沈家分明是有意阿兄,却被四皇兄截了胡,倒是惹得赵珏生笑。

    /#喔?后来还是有人出头的么?四皇子赵珂?#

    开府之后,不过半月,某一日开始,风云突变。

    先是有大臣提请立太子,称诸皇子年长,国无储君,朝纲不稳。

    有臣子提议立大皇子赵玠,立嫡立长,名正言顺,何况,大皇子本人在朝野上下都有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也有提议立二皇子赵珏,称其英姿勃发,行事果决,有圣上之风。道边疆不稳,内乱频发,其言直指以赵王赵昊为首的藩王。

    争论愈演愈烈,而后某次朝会,有御史弹劾二皇子赵珏勾结藩王,意图染指储君之位。列举二皇子府中门客数人,与赵王门下联系频繁。又有书信几封,上有赵珏私章,证实赵珏却与赵王有往来,且言辞颇为熟稔。又点明,此番立储之争,朝中风向但凡有偏向大皇子,赵昊便有异动,这岂不正是与某人造势?

    此言一出,朝野大震。那赵王赵昊何许人也?赵乃国姓,以国姓封王,便可见一斑。

    ==========

    赵昊乃先帝幼子,自小聪慧,文武双全,深得先帝宠爱。彼时赵晟作为先帝长子,在赵昊的光芒之下,显得平庸寻常。

    先帝在位时,已是大晋立朝第四代,功臣勋贵的利益集团已然形成做大。赵昊少年英才,颇有些看轻世人的傲气,为人自负张扬。对于勋贵世家把持朝堂、掌控人才之举异常不满,对无能无才、尸位素餐之辈更是不假辞色。

    先帝属意赵昊,认为其有治世之才。而以许家为首的世家支持赵晟。在一波又一波的激烈斗争之后,终是赵晟继承大统。然而,先帝临终之前,却是给他心爱又寄予厚望的幼子留下了安身立命的有力本钱,封赵王,划江南最富庶之地为封地,着令其立即就藩,不必进京奔丧。

    赵晟登基,赵昊就藩。赵晟投桃报李,晋许氏家主许济昌为丞相,迎娶许家女儿为皇后。赵昊到江南后,一改以往行事作风,谦逊低调,时时向京中进贡。十几年来,虽互有猜忌,倒也相安无事。

    ==========

    如今,立储风波起,却事涉赵昊,朝堂之上,众臣一时讳莫如深,只隐隐望向高座龙椅的当朝天子。

    赵晟听完御史上奏,只说不信,但为表二皇子与赵王清白,还是下令禁军搜府。却不想禁军不但搜出了大量其他书信,还搜出了东宫太子的蟒袍。

    自古太子之位,只能由着皇帝老子主动给,哪有身为儿子去肖想的,至少明面上得这样吧。

    这下子,自然皇帝震怒,将赵珏下狱。

    小公主闻讯,气愤非常。本想着立即去寻最宠爱自己的父皇陈情,可转念一想,或是本尊体内的皇家血脉起作用,或是小公主耳濡目染之下所拥有的政治敏感性,她潜意识里认为,皇帝不会相信,不会轻易动摇决断。

    她想到,不看这整件事的过程,单看结果,谁是受益者?很明显,是赵玠。二皇子出事,那么,大皇子的太子之位便是板上定钉了。

    此时,母妃已被禁足,严家正处在风口浪尖。在这个关口,小公主不相信其他人。许是平时和严家子弟厮混多了,江湖好汉的话本子看多了,仗着自己有几下子拳脚功夫,便决定夜探大皇子府。

    作者有话要说:

    这回系统给力么?待会程知就会发现,系统还能对她更好。

    下一章换场景。接着搞事。

    还有,我数了下,在牢里,程知开口讲了五句话,都是短句。毕竟不是什么好地方,确定危险,就果断要撤。以程知心性,不至于作天作地赖着不走。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