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三章 答案在风中飘扬

    <!go>

    在颁发了四枚总统自由勋章后,是例行的合影留念。

    奥本马有些歉意,他拍着林八弟的肩膀道,本来应该有个仪式,叫那些记者们都到场。但眼下多事之秋,还有大量危机尚待解决。暂时从简了——你们不要介意。

    林老点点头,你忙你的。我们所做的一切,由心而发。获得何种奖励倒是其次,当然,如果这份荣誉能够激励更多人面对危难挺身而出,我们乐于接受。

    奥本马和川普同时为这番表态点赞。

    待幕僚长客气地引着众人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川普关上门望向现任总统,黑子,你对这些天朝人士倒是挺客气的。那勋章还有没有?给我也来一枚——

    噗!奥本马一口水喷在办公桌上,随手把印着哈佛校徽的马口杯放下。你懂个屁。总统自由勋章和国会金质奖章一样,同属平民的最高荣誉。你这家伙已经快登基了,还跟着瞎掺合什么?

    川普眼珠一转,展望了一番即将到来的君临天下场面,心下稍平。乃岔开话题道,讲真,天朝这三十年的发展实在太快了,远远超乎所有人的预估。偏偏赶上你们这些不会做生意的庸才掌权,差点把亚美利加家底都卖了——你往窗外看看,失业的失业,破产的破产,流浪的流浪,示威的示威赶紧醒醒吧,拿出点对策来!

    呸——奥本马不屑一顾。你看清楚些,白宫门口那些示威群众举的牌子上都是骂你的,与我有何相干?至于天朝嘛,嘿嘿。我自有一番计较

    说着,他按下桌面一只绿色按钮,几秒钟后,幕僚长屁颠屁颠开门进来,忙晕了,刚送走上一拨总统先生,什么事?

    帮我接国防部长科里。

    幕僚长熟练点开可视电话,拨动了一个快捷号码。

    墙面一个显示屏上,立刻弹出那张著名的大长脸。

    嗨,科里。我给你发的加密邮件收到了吗?

    是的,总统先生。

    操办进度如何?

    很顺利。骷髅会长老虽然对你的谋略不以为然,但很慷慨。派出的人选我已见过啧啧,简直匪夷所思。一个个的嘿,你见过就知道了!

    不。我不会直接与这些危险人物接触。此事也与我完全无关,你明白吗?

    明白。

    好,你去安排吧。记住,一定要让全世界看到,并且让天朝颜面扫地且无话可说。这个分寸你把握好。

    理解。

    上帝保佑你

    国防部长挂机,信号中断。

    川普十分诧异,你们又在搞什么阴谋诡计?不怕我泄漏出去吗?

    奥本马瞟了他一眼,你不敢。我这是手把手再教你怎么做事,有些东西需要延续执行,在你的任期内也不例外。别惦记你对选民发下的那些可笑誓言了,‘绝不兑现’才是白宫优良传统。

    川普得意一笑,双手指着对方道,原来你终归还是爱我的那么,你们到底在搞些什么?数万大军已在中东集结,怎么还有心思撩骚屹立远东的庞然大物?

    呵呵,天朝有句俗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着看新闻吧

    花生屯市郊公路上,一辆轮胎式装甲运兵车正谨慎行驶。

    车内没有穿军装的人,貌似一群平民。

    为什么还要回洛杉矶?加州的核泄漏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啊。鲍尔对林八弟的选择十分诧异。

    全球科学精英们仍在那里,没有一个人退缩。‘生命与地球科学年会’改在了梦工场的影棚内举行。我作为受邀嘉宾,必须出席。请理解我的使命。林老一番话说得十分郑重。

    好吧。原来这个世界上最视死如归的人,是你们这些搞科研的家伙。连我这种枪林弹雨里打滚的人也不得不佩服。鲍尔转而向驾车的特工道,去74号军用机场,征调一架直升机。

    ——————————————————

    霍根的确没有返回英吉利。

    非但自己没走,在他的执意下,其他各领域的科学翘楚们也都留了下来。

    巨大的恐怖威胁已经使得好莱坞陷入半停摆状态。负责经营影棚的老板们,当然欢迎有人在这个时候付费租用他们的闲置场地。

    梦工场的园区,今天很热闹。

    数千辆大巴和小车拥挤在这里,大多是前来朝圣的各阶层科学界人士。

    他们和他们的偶像一样,毫不畏惧死亡威胁,在核幽灵的笼罩下展现出学者应有的淡定。

    这也许是个好事。梦工场三巨头之一的斯皮伯格对另一位商业伙伴卡桑伯格说道。起码屏蔽了不少纯来看热闹的闲人,包括怕死的狗仔队们。

    他俩这种带伯格后缀的名字,显示出深深的优太烙印。包括第三位巨头大卫??葛芬也一样,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

    用我们的高清4k摄影机作直播是个聪明选择,也许这是梦工场摆脱下滑阴影的良机。让世人看到我们的无畏与担当。卡桑伯格比斯皮伯格更具备敏感的商业头脑,而后者,更类似这里的创作智囊。

    对外界,这两位老朋友已经早早拆了伙。但私下,每当有大事发生,他们仍要聚在一起共同面对。这已经超越精于计算的商业关系,缔造出一条坚韧的民族血缘纽带。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临时搭建的转播总控室。

    斯皮伯格作为总指挥悍然坐镇,甚至亲自为画面切换操刀。

    数十位工作人员分布在长长的控制台前,分别掌控着每一个机位的视效与音效。

    现场已经拉开帷幕,事先邀请作开场表演的纽约爱乐乐团,由于惧怕恐怖袭击而临时变卦。拍马前来救场的,居然是来自民谣摇滚界的老炮儿鲍勃??迪龙。

    清澈的木吉他淙淙响起,孤独的聚光灯下,那把干哑老嗓悠然回荡在舞台上空——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称为真正行者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洋

    才能在沙丘安眠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 在这风中飘扬

    台下如痴如醉,多少人眼眶已经湿润。迪龙坐在光圈内,旁若无人继续吟唱——

    一座山峰要屹立多久

    才能重归大海

    一生要挣扎多少岁月

    才能终获自由

    一个人要经历几多回眸

    才能堪破所有虚无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 在这风中飘扬

    平凡歌词内蕴含的深邃思想,被慵懒歌喉所带领,冲刷着每个人的耳膜,传达出无尽人生感悟。

    斯皮伯格转头望向卡桑伯格,看来你是对的,这老哥的歌曲与会议主题居然十分契合。我的担心显得很多余。

    卡桑伯格一耸肩膀,不要忘了,鲍勃也是新鲜出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成就可与台下任何一位巨擎比肩。

    是啊。与艺术的极致,也是一门科学,充满随机乱数的科学。它比严谨的逻辑更擅传达繁复的精神信息。也许,

    歌声仍在延续——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清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他人的哭喊

    我们需要牺牲多少生命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 在这风中飘扬

    歌声结束了。

    台下掌声如潮,数千人全体起立,长久地为这位伟大行吟者的原创作品喝彩。

    林八弟靠角落站着,一边鼓掌一边向自己身边的研究生低声示意,唱歌这位老兄弟,用我们的话说,也算‘得道’了。

    凤筱面露思索,老师,‘道’——到底是什么?

    林八弟沉吟了两秒,我非修真之人,只与武道略沾一点干连。我的跨界理解是,一以贯之,是之为‘道’。不管坚持的是什么——盯紧你的路,把它走深走远走到尽头,就可成为你的‘道’。

    尽头又会是什么?尽头意味着消失难道是虚无?年青人求知若渴。

    唔也许所有的尽头都交汇在一处,你的道也是别人的道。古籍有言,只有万法归一,方始终成大道。

    这回答仍有些玄妙,凤筱眯起双目想了一会儿,随着众人重新落座。

    突然,他侧身向林老耳语,我已经找到了我的道,那就是丹老在丹园说过的——我为人人。

    林八弟有些语塞,认真想了想才回答,这仍然是条路,而不是道。但我感觉这条路似乎也可以通往大道。你不妨尝试着走下去,把终点的风光览尽,再来向我描述吧毕竟这条路与人为善,即便不能得道,也不至于误入歧途。

    凤筱有些兴奋,放在膝盖上的手心有些潮湿,呼吸也急促起来。

    嘘——他俩身边的宗芳竖起手指,又指了指台上,开始了,霍根要致辞。

    全场鸦雀无声,数千双眼睛紧紧盯着宽阔的舞台。一只轮椅被推了上来。

    霍根歪坐在轮椅上,带着眼镜,神情有些疲惫。

    在他身后,面无表情的中年女助理依旧面无表情。

    咿呀咿咿呀呀咿咿呀独属于霍根的语言体系开始了,在这个星球上,也许只有他的专属助理才能理解其中含义。

    那中年妇女不负众望,待霍根稍息,立刻开始翻译。

    听好,人类!

    这个开场语让所有人感到讶异,大家都为霍根抽离的思想高度而惊愕

    <!over>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