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51 外人概不知情

    三风把照源的遭遇说了一遍,纳麻这才明白。</p>

    纳麻:“这样吧,公子照源不宜在此久留.</p>

    只要二位哥哥信得过我老三,就把公子照源交给我.</p>

    我带他回蒙舍诏去暂避些时日,再作区处。”</p>

    三风:“我们正有此意,真是英雄所见略同。”</p>

    土沟:“出关的路口可能把守甚严,怎么才能平安通过呢?”</p>

    纳麻:“我入关时,看到增加了不少把守的士兵.</p>

    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看来,不能直接出关,要绕一绕。”</p>

    纳麻说的要绕一绕,就是不直接出关到蒙舍诏去。</p>

    蒙舍诏在样备诏南面。</p>

    那就先到西面的摸平诏,经过瞧龙诏,再从瓦迷诏的瓦迷山进入蒙舍诏。</p>

    讲到这里,有必要啰嗦一下。</p>

    大理地区的六诏是:</p>

    蒙巂诏(样备诏)在今巍山县北及漾濞县。</p>

    越析诏在今宾川县。</p>

    浪穹诏在今洱源县。</p>

    邆赕诏在今洱源县邓川。</p>

    施浪诏在今洱源青索。</p>

    蒙舍诏在今巍山县。因蒙舍诏位于诸诏之南,又称「南诏」。</p>

    本文中所提到的诏,除去这六诏外,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诏。</p>

    当然,这些诏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群部落。</p>

    只是为了便于讲述,暂时给他们冠以诏的名头罢了。</p>

    纳麻:“现在,卫队已经把前后门都守紧了,怎么出得去呢?”</p>

    土沟:“三弟有所不知,我的马厩里有一个洞口,直通院墙外面的一个山洞。</p>

    那山洞就在屋后的绝壁上,洞口藤蔓悬垂,遮得严实,无人知晓。”</p>

    那是土沟的祖辈为了躲避匪患而开挖的,外人概不知情。</p>

    上一回之所以上清凉山老石洞躲避,是因为有外人阿竹。</p>

    从清凉山仙人洞回来,为了公子照源的安全,莎木花就让阿竹回家去了。</p>

    现在都是自己人,没有了顾忌,土沟就领着众人来到马厩。</p>

    土沟挪开马槽,扒开厩草,掀起一块石板,露出洞口。</p>

    三风和纳麻跟着下了梯子,摸黑走了一气,进到了山洞。</p>

    山洞能容十来个人,因有藤蔓遮挡着洞口,倒不觉得冷。</p>

    纳麻掀开藤蔓,往下一看,阴森恐怖,倒吸了一口冷气。</p>

    纳麻:“大哥,你从这里下去过吗?”</p>

    土沟:“祖辈有训诫,为了不暴露洞口。</p>

    一,不准在洞里生火、点灯、喧哗。</p>

    二,不准从洞口上下。</p>

    因此,我没试过,也不敢试。”</p>

    纳麻:“如果能从这里下去,事情就好办多了。”</p>

    三风:“事在人为,万一狗日的卫队长麻雀,逼得我们无路可走时,不行也得行。”</p>

    三兄弟凑到睡得正香的照源跟前,听着照源那平稳的呼吸声,三双大手叠到了一起。</p>

    虽然没有说话。</p>

    但是,三人心里,就一个信念:“为了保住这无辜的小生命,我们豁出去了。”</p>

    他们回到屋里,经过周密的考虑,作出行动方案。</p>

    由三风带着莎木花和沟路、照源两个吃奶的娃娃,藏身于山洞中。</p>

    等到第二天,卫队长麻雀带队离开后,再斟情离开山洞。</p>

    到样备江边的石轿子与土沟和纳麻会合。</p>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