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一章张江抚

    readx;

    当时还是青年人的张江抚,现在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他因为为人和善,做事稳重,而且语言天赋极佳,所以才会得徐惟学的重用。又因为徐惟学必须坐镇播磨国揖保郡领内,而徐守光需要主持水军的日常,所以近年的对明朝的走私一直都是张江抚在负责。

    众护卫听到张江抚发话了,众人赶快停下嬉笑,都低头押着货物继续赶路。因为张江抚说的没有错,即使是他们,也是头一次押运如此规模的货物,确实是不能够出任何的差池的。

    这速频江口确实是互市的热闹之地,放眼望去,大商家有之,独行的猎人也有,各种语言的呼喝夹杂在一起,非常的热闹。集市上的货物从基本的粮食、布匹,到铁矿石、盐、马匹、牛羊,甚至是虎皮、熊皮、貂皮、人参都是应有尽有的。

    主要的交易手段是金钱交易,即使是女真人也是有金银铜钱的,只不过大多是从汉人手里抢夺来的财富。物物交换也是有的,不过相对来说,物物交换往往可能对于交易的一方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不过也还是有不少这样的交易。

    “张大人,你看那边不是徽州还有晋中的豪商的人吗?我们之前似乎是见过他们这些商会的呀!我之前听闻川陕一带正在闹饥荒,他们怎么把粮食都贩到这辽东来了?”一个护卫对张江抚问道。

    “还不是这里能卖出价钱来,所谓商人重利,他们眼中只有金银,可不会管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死活,所以他们将粮食贩卖到这里,说来也是正常的。”张江抚有些无奈的说道。dudu2;

    看到这些商队的人都只是冷冷的看着自己,也不搭话,青年文士有些悻悻然。

    “对了,诸位来自何处呀!听口音也是福建来的吧!”

    “我等确是福建人士,都是在海上混口饭吃的可怜人。这么说来,公子也是福建人?”张江抚问道。

    “我的话,要说起来是山东蓬莱人士,只是小生是在福建生长的,也算是福建人吧!只是你刚刚说,你们是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你们是倭寇吗?”那个年轻的文士有些警惕的看着张江抚等人。

    “公子和倭寇有仇?”

    “我本人倒是和倭寇没有任何的仇恨,只是这倭寇本是明国的走私商人鼓动起来的,而且带着一些倭国之人前来我大明的沿海为祸,我明国的沿海这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的无辜百姓,而且我大明的士卒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所以我对倭寇可没有多少好感。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