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顾之忧

    父亲吴启明的来信,让吴邵刚陷入到淡淡的忧思之中。

    二娘尤氏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吴邵刚同父异母的妹妹,吴启明为其取名为吴绍蕊。

    对于吴氏家族来说,这是喜事,可对于吴邵刚来说未必。

    作为新近崛起的吴氏家族,已经成为族长的吴启明,纳妾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也算是身份的象征,想必周遭一定有很多人表示祝贺了。

    家中留下的就是吴启明、徐宗英、尤氏以及吴绍蕊,吴绍尊和吴绍岚悉数都来到了成都,按照吴邵刚的安排,大战开始之前,会将所有家人接到成都来,这里毕竟安全很多,不管是忽必烈还是大宋朝廷,都是无法算计的,可小妹妹的出生,打乱了一切的计划。

    现如今的交通条件,是千年之后的人无法想象的,从庐州到成都,近两千里地,若是吴启明带着吴绍蕊前来,路上至少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要命的是,一旦大战打响,沿途各地的局势就不一定能够稳定下来,土匪四处劫掠的事情就不算什么稀奇了。

    也就是说,短时间之内,吴启明等人是不可能到成都来了,只能够是迁入庐州府城,保证自身的安全。

    吴邵刚可不敢保证,蒙古鞑子是不是会突然觊觎庐州等地。

    楚汉争霸的时候,项羽曾经抓住了刘邦的父亲,以此来威胁刘邦,好在刘邦识破了项羽的阴谋,顺利的应对了这样的困局,可吴邵刚不是刘邦,他不可能置父母于不顾。

    看来只能够想其他的办法了,至少告诫家中的护卫,必须要尽全力保护主人的安全。

    吴绍尊已经到利州东路出任防御使,暂时不知道这个消息,不过一直都在成都府城的吴绍岚,很快知晓了此事,怒气冲冲的来到吴邵刚的府邸,沉着脸不说话,吴邵刚只能够是轻言细语的解释,包括李涵薇,也帮忙给吴绍岚好好解释。

    要说吴邵刚对吴绍岚的宠溺,算是有些过了,曹文刚绝不敢想纳妾的事宜,吴绍岚的脾气很好,家里也打理的井井有条,可就是不准曹文刚与其他的女人有染。

    吴绍岚能够这样做,若不是背后站着吴邵刚,那是不可能的。

    为了这件事情,李涵薇都曾经晒笑吴邵刚,让吴邵刚无话可说。

    吴邵刚同时想到了李庭芝。

    李庭芝在朝中有着不错的影响力,短时间之内不用担心,加之吴邵刚在四川的力量愈发的强大,就算是一手遮天的贾似道,也不得不顾忌,不过战斗厮杀一旦铺开,情况就不好说了,蒙古鞑子一旦倾尽全力进攻襄阳府城,几乎不用思索和怀疑,皇上的圣旨与枢密院的敕书,很快就会抵达四川,调遣驻扎在四川的大军前去驰援。

    身为云川节度使的吴邵刚,是绝不会按照皇上与枢密院的要求行事的,那个时候,合州御前诸军说不定已经开始进攻凤翔府路与京兆府路,不可能驰援襄阳。

    如此情况之下,矛盾一定会爆发,而且会愈演愈烈,到最后无法控制。

    这个时候,李庭芝的地位就很尴尬了,而贾似道狗急跳墙,也是有可能的。

    让李庭芝离开京城,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且不说那个不管事的皇上,至少贾似道是紧紧盯着李庭芝的,想必贾似道这样的聪明人,隐隐也能够感受到吴邵刚的野心的。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一旦大战铺开,很多事情就来不及办理了。

    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在来年春季之前,让李庭芝顺利的离开京城。

    吴邵刚苦思了好些天,也没有能够找到很好的办法,最终他将眼光对准了依旧在京城的四爷,以及四爷掌控之下的行会。

    四爷与贾似道之间的关系很不错,看来只能够利用这层关系了,让贾似道同意李庭芝离开京城,只要李庭芝能够离开京城,剩余的事情就好办了。

    可惜吴邵刚的这一切都还没有来得及做,朝中就出现变故了。

    一切变故的起源,就是宋末三杰之首的文天祥。

    文天祥是殿试状元,当年曾经摆在贾似道的门下,为贾似道的学生,可惜文天祥书生气息太浓,身为贾似道的学生,却不知道尊重老师,居然与贾似道对着干,故而很快被排斥到外地去做官,远离了京城。

    宋理宗病逝,皇上登基,文天祥得以回到京城,出任尚书左司郎官,按说遭遇诸多磨砺的文天祥,应该是看清楚了很多事情的,可惜文天祥不是这样的人,他有着一身傲骨。

    这一次文天祥的目标,对准了李庭芝和吴邵刚,他上书弹劾两人。

    李庭芝是吏部尚书、且刚刚被敕封为太子少保,从二品的高官,吴邵刚就更加了不得,敕封太傅,云川节度使,正一品的高官,而且是掌握实际权力的节度使,如此情况之下,文天祥敢于冒天之大不为,弹劾李庭芝与吴邵刚两人,组建其胆量之大。

    弹劾的内容很是老套,无非是吴邵刚有割据之嫌疑,朝廷必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文天祥弹劾之后,跟随的人不少,众人主要将矛头对准了李庭芝,吴邵刚远在四川成都,众人就是想着呱噪,人家也听不到。

    贾似道一直都看不惯文天祥,甚至萌生过让文天祥辞官的念头,不过文天祥这一次的弹劾,很是符合贾似道的心思,于是暗地里,贾似道推波助澜,让朝中对李庭芝的议论越来越大,让李庭芝无法应对这气势汹汹的弹劾。

    就在众人都以为李庭芝无法交待的时候,李庭芝却如释重负。

    年初的时候,李庭芝已经想着找机会辞去一切的官职,只不过那个时候突然想着辞去一切的官职,恐怕对吴邵刚有着不小的影响,现如今机会应该说是成熟了,既然尚书左司郎官文天祥弹劾他,而且朝中还有诸多的人跟着弹劾,那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辞去一切的官职,成为寻常的百姓。

    吴邵刚的力量已经壮大起来了,不再需要李庭芝在京城的辅佐与呼应。

    吴邵刚在京城铺开的情报网络,已高速运转,这是李庭芝佩服吴邵刚的地方之一,人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却能够掌握京城以及朝廷里面的诸多情况,想到很好的办法应对,这就很不简单了。

    枢密院现如今根本不知道合州御前诸军有多少的兵马,可李庭芝知道,而且知道合州御前诸军的战斗力是绝不一般的。

    可以肯定的说,合州御前诸军的战斗力,远远强于朝廷其他的大军,已经能够与蒙古鞑子抗衡。

    到了这个时候,李庭芝已经想着到四川去了。

    文天祥递上去弹劾奏折一周时间,李庭芝递上去了辞呈。

    李庭芝的辞呈绝不会承认吴邵刚的割据,其说出来的理由让人信服,因为其女婿吴邵刚是朝中太傅、云川节度使,其本人继续担任吏部尚书不合适,难免遭遇到他人的怀疑,就算是一心为公,也有说不清楚的地方。

    从这方面考虑,李庭芝决定辞去吏部尚书职务,从此不再担任朝中的任何官职。

    李庭芝的辞呈,在朝中同样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贾似道甚至亲自出面,予以解释,说是文天祥不知道天高地厚,根本不知道李庭芝与吴邵刚两人为朝廷做出的贡献等等。

    可惜这一次李庭芝下定了决心,就是要辞去朝中一切的职位。

    贾似道挽留了两次,最终也是同意了。

    李庭芝辞去了吏部尚书的职务,保留了太子太保的虚衔。

    辞去了礼部尚书职位之后,李庭芝迅速给吴邵刚写信,告知了京城里面发生的一切事情,同时也明确说了,想着携带家人离开京城,前往四川。

    李庭芝很清楚,凭着他自身的能力,就算是能够离开京城,可也无法携带家人离开,恐怕只有让吴邵刚来操心此事了。

    时间进入到冬月,李庭芝如愿以偿,领着家人离开京城,朝着四川成都而去。

    从时间上面计算,李庭芝还必须要加快行路的步伐,才能够在大年三十之前,抵达成都府城。

    这一次李庭芝能够顺利的离开京城,的确是吴邵刚的功劳,在得知李庭芝已经辞去吏部尚书职务之后,吴邵刚马上给贾似道写去了信函,同时捎去了千两黄金,信函里面的内容,几乎都是鄂州之战、蒙古使团以及兀良合台的事宜,至于说千两黄金,肯定是送给贾似道的。

    这是让贾似道自身选择,若是识趣,就不要为难李庭芝。

    贾似道自然知道如何选择,四川方面不大听从朝廷的摆布,那没有多大的了不起,反正吴邵刚也是大宋的云川节度使,蒙古鞑子真的入侵的时候,还是要出兵作战的,其他方面不要想那么多。

    李庭芝辞去吏部尚书职位之后,贾似道也没有想着赶尽杀绝,说实话他有些怵吴邵刚,毕竟吴邵刚太年轻了,实力雄厚,若是惹恼了吴邵刚,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略微的权衡,贾似道做出了选择,让李庭芝携带家人离开了京城。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