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97章 提点汉王

    李元昌与崔瑾成了朋友,且算得上知交,这是崔瑾没想到的。但是,这已是后话。

    次日,用过早餐不久,州衙便来了大群人。见他们行色匆匆,面色憔悴的模样,似乎是赶了一夜的路。果然,一问,那张刺史便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得到县衙的禀告,便立即启程,星夜赶往万宁县。若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官员,即便是品级比自己高的,也不过是次日一早再来拜见,但这里可是两位王爷、一位国公、一位郡公、三位驸马(大小柴驸马、崔驸马),另加一名皇亲(李崇真),还有五姓七宗世家代表,这可是琼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阵容,完全能书写入地方志书了。

    “张刺史先去歇歇,吾等还要在此多待几日,不急在一时。”见到人家如此诚心,虽说也是碍于自家身份,柴绍便很是体谅地道。

    张刺史忙拱手道:“下官衣冠不整,待梳洗梳洗便来拜见!”

    李元昌笑盈盈地道:“姊夫的意思是,让你先好生休息一下,下午再议事也成。对吧,姊夫?”

    柴绍不料李元昌居然开口,平素他除了与李治和小十三郎说话外,在外面一般都是极少表态的。略微愣了愣,发现他好像从里到外有所变化,似乎心境宽广许多、淡泊许多。淡淡地点点头:“汉王说的极是,张刺史不必客气,尔等进过早食便去歇息吧,吾等想四处看看,这琼台的风景极好,是中原所没有的。”

    见柴绍等人并非虚礼,张刺史万分感激地领着一干人下去了。

    两名姿容甚美、年约十五六岁的女子端了水果前来,梳了妇人头,面色桃红,走路略有些迟缓,行了礼,先将果盘送到柴绍跟前,眼中含羞带娇,波光盈盈地一瞟,然后才逐个送到李元昌等人桌案上。

    李元昌正在喝茶,一见此景,扑哧一笑,道:“姊夫可真是有福气!”他是已经尝过男女之事,也定下了王妃,本在今年就准备完婚的,不料出现了那件事,被送到苏州来,那婚事也就一直拖着了。但是,这些事儿他也算是有经验的了。

    一干小儿郎们纷纷看向柴绍,柴绍老脸一红,轻咳两声,道:“汉王若是需要,让王海给你寻几个便是!”

    “咳咳!”李元昌毕竟年少,脸皮薄,一下子便呛住了,好不易忍住咳,惊得连连摆手,道:“姊夫,小弟还是算了!哎呀,小十三郎,昨晚某绘了一幅画,你帮某瞧瞧有不足之处。稚奴,今早你让那些士卒在海边捡拾贝壳海螺,不知收获如何,你不去瞧瞧么?”说着,便一手拉着一人逃离这县衙。

    柴绍扬扬眉,再次感到意外。他听说汉王好像爱好美人儿,怎么和传言不符呢?

    李治被骤然拉起,踉跄几步,赶紧小跑着跟上。“汉王叔,这么急作甚?你那画又不会自己跑丢了!”他嚷道。汉王叔一向最是重风度礼节的,怎么这会儿便失了分寸?

    李元昌立即发现自己的失礼,忙停下脚步,收敛神色,放缓脚步。“嗯,是叔父太过心急了。稚奴也知道,叔父是最喜爱书画的,而小十三郎之字画,已足以开宗立派,叔父有心请教,但小十三郎又一直忙碌着,今日好不易才有半天空闲。”他解释道。

    李治撇撇嘴,立即揭穿了他的谎言:“才不是呢,汉王叔见到姑父新得了两个美婢,又被姑父打趣了一番,所以害羞了呢!”

    李元昌的手伸了伸,真想像崔瑾那样摸摸他的脑袋,但还是放下手,严肃地道:“稚奴,你还小,不要将心思放在这些声色犬马之上,而是应该多用功读书习武。”

    李治摆摆手,不在意地道:“稚奴知道呢,表兄不是每日都给稚奴布置了功课么?武艺也没丢掉,这些年早晚都没间断过,虽说不能行军打仗,但射死几只袍子还是可以的。其实,稚奴平日也是很忙的,除了读书识字练功,还得操心赚钱的营生,哎,不仅要攒老婆本儿,还得给几个姐妹攒添妆,大兄和三王兄也要成婚了,怎么着也得送一份大礼不是?还有长乐姐姐的孩子怕要出生了吧,我当舅舅的,自然是不能吝啬了。哦,汉王叔也该大婚了吧,稚奴也会送一份大礼哟!唉哟,如此一想,那些钱很是不够呢!不行,我得赶紧去瞧瞧,表兄不是说琼台盛产珍珠么?我让士卒们去捞珠蚌去!”说着,便吆喝几声,在护卫们的簇拥下往海边跑去。

    听了李治叽叽咕咕一大通话,李元昌差点没忍住叫他。这像话么,你还是皇子呢,怎么能一天就想着赚钱?

    崔瑾笑道:“汉王叔不要管稚奴,他年岁虽小,但颇有计较。这些年,钱赚得不少,但大都补贴了宫里,自己手里却没剩下几个钱。稚奴是个孝顺的孩子,见到圣上和太子日子过得清苦,所以才千方百计地想着赚钱呢!”

    刚才李治那番话,也让李元昌很是感动,但他仍是觉得如此与民争利很是不妥当,会被大臣们上本参奏的。

    “所以啊,瑾凡是都将世家、勋爵和皇家绑在一起,如此,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共同的目的,便无人多言多语了。”崔瑾耸耸肩。朝堂上的话语权,不就是掌握在这三家手里么,大家意见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天下还有什么不太平的,这国家还有什么不繁荣的?

    李元昌默默地想了想,对崔瑾深深地拱手道:“小十三郎可为吾师!”

    崔瑾忙扶着他:“哎呀,汉王叔可折煞某了!”这礼节过大,他可不敢受。

    “这是某之肺腑之言!”李元昌正色道:“小十三郎一心为国,而某却整日只会舞文弄墨,于国毫无用处,还不如稚奴能替君王分忧,某羞愧万分啊!”

    哎呀,这是开窍了啊!李元昌可说是典型的不知世间艰苦的文人雅士,如今能说出这等话来,也算极大的进步了。崔瑾颇为欣慰地道:“汉王叔能如此想,也不枉费太上皇、圣上和太子的一番苦心。临行时,家父便道,汉王叔缺少的便是阅历,若是能多到民间走走看看,凭着你的资质,定可成为治国安邦之才!”后面那话,自然是他瞎编的,崔芮压根儿就瞧不上李元昌,认为他就是那吃闲饭白费钱的,连自家次子崔玦都比不上,更不用说长子崔瑾了。

    毕竟是少年郎,很注重别人眼光的,何况还是自己一直钦慕的崔景瑞。李元昌脸色通红,呐呐地道:“不会吧,崔刺史也是如此认为么?”

    崔瑾认真地点点头:“是啊,家父很看重汉王叔的,所以才让瑾在旁多多提醒。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汉王叔前些时日心中郁闷,瑾也不好多说罢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