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二章 山彪告密

    在巴河的河床中,江家众人早已在此忙得不得开交。每一个人都甩起汗水,额上的愁眉如同两岸憔悴的花草一样,毫无一丝神采。

    “我们不能再等了,要赶紧把河床挖深,再没水,正在抽穗的水稻全都完了。”

    江廷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在水坝上焦急地叫起来。

    “就靠我们这些来挖,是没用的,就算能挖出十担八担水来,这也是杯水车薪。”

    江廷奎皱起眉头道。

    “看来,这一条河已是尽力了。这些滚烫的沙子下面,估计也没有多少水。”

    江廷光叹出一口气道。

    “大伯,我觉得三叔说得对,搏一把总比等死好。”

    江声走过来道。

    在水坝的不远处,香兰和三五名村民坐在堤岸上聊天,几株高大的苦楝树已开出一片淡紫色的花朵,稀疏的树叶挡不住阳光的侧漏。

    “如果是在往年,巴河的水早已涨到这些树木的根部了。”

    香兰开口道。

    “这样的大旱之天,已是多年不见。”

    有村民应出一句。

    “听说有些村都开始祭天求雨了。”

    香兰道。

    他们的言语让夏风卷起,散落在沉默的巴河上。江家五人早已纷纷脱去上衣,他们扬起锄头,一直从上午挖到中午,再从中午挖到傍晚。远走的夕阳没能带走多少余热,巴河的上下还是没有一丝清凉。

    “你们快看,有水了!”

    突然,江声兴奋地叫起来。

    “我们没有白干,让水再渗一个晚上,明天就有水用了。”

    江廷汉快步跑来,手舞足蹈地道。

    “我们五人,明天分成两组,轮流过来挑水浇水稻。”

    江廷光的脸上掠过一阵欢愉。

    夕阳终于坠落在远山之巅,桐地的夜晚已姗姗来迟,在鸣蝉一阵接一阵的喧嚣声中,皎洁的月光出来照亮村落。

    村中的长者江建楷与三五名村民来到江家大宅院,他们面带愁容,喋喋不休。江周氏从房中走出,她上前跟江建楷招呼一声,他们并排而坐,相言甚欢。

    “建龙与我虽是同堂同辈,但我虚长八年。我们在年轻时,由于话不投机造成今日两家疏远。今年天下大旱,村中有人说是因为你们在年初之时来到巴河上修建水坝,引起天怨人怒,才会导致今日的局面。”

    江建楷年逾八旬,白须银发,他开口道。

    “二伯,你说话怎么夹枪带棒的?”

    江廷源道。

    “我只是出于一份好心。”

    江建楷解释道。

    “你说的比唱的好听。”

    江廷源气呼呼地道。

    “二哥,人一生物一世,如今建龙早已作古,我们以后还需要仰仗你的眷顾。至于水坝之事,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份功德。你今晚的这一番话,我猜是不是中扬对我们有些想法。”

    江周氏赶紧开口打断他们的对话。

    “不是,不是。”

    江建楷的脸上掠过一阵难堪,他连忙摆手否认。

    “他早已疯掉,你还信他的话?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江廷源赶紧追问一句。

    “真的不是!”

    江建楷的脸色潮红,连忙开口否认。

    江廷光提来水烟筒,大家围在一起轮流抽起来,白白的烟雾在淡淡的煤油灯光中弥漫而开。月光已悄然照进天井里,一只蟋蟀在青砖的缝隙中鼓瑟长鸣。

    江建楷侧身过来,跟江周氏耳语几句,旋即起身与三五名村民出门而去。

    “邻里邻舍的,这一回,他真的要把事情做绝了。”

    江周氏自言自语地道出一句。

    “谁?”

    江廷光满脸疑虑地问道。

    “胡山彪,他明日要去县府告发江声,说他当逃兵。”

    江周氏叹出一口气。

    “什么?我找他去。”

    江廷光跳起来,他大步出门道。

    “不要蛮干,有一个人比我们更适合去出面处理此事。你现在就赶去找杨保长,叫他想想办法。”

    江周氏连忙道。

    “我们还能信他?上次大哥去求他,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吗?”

    江廷源急忙道。

    “我看得出,他还算是一个仗义的人。”

    江周氏静静地应道。

    “大伯,你不用去求人!胡山彪这一种人,留着他迟早是一个祸害。我就不信,他能折腾出什么样的风雨。”

    江声踏进堂中,正巧听到众人的议论,他不禁怒火中烧地大声说道。

    “好汉不吃眼前亏。”

    江廷光连忙打住他的话语。

    自桐地往南,走出几公里,是马保长的家。皎洁的月亮一路跟随江廷光的脚步,在茫茫的夜色中前行。江廷光推开杨保长的大门走进去,杨保长正扶着一壶烧酒喝得微醉。

    “廷光,是你呀,怎么这么晚过来?我不管你有什么急事,你先过来陪我喝两杯。”

    杨保长抬眼,亲切地道。

    “今晚月色正好,我猜杨保长肯定有雅兴。未想到,我来的正是时候。这样吧,我带了两瓶十年烧过来,我们换酒喝几杯。”

    江廷光毕恭毕敬地把两坛老酒送到杨保长的眼前,笑咧咧地道。

    “又是十年烧?快快打开满上。”

    杨保长把酒坛抱过来,朝江廷光竖起大拇指。

    “够痛快!”

    江廷光赶紧摆开酒杯,啧啧称赞道。

    “杨保长,江声已经回来几个月了,刚才我听人村中的人说,胡山彪要跑去告发他当逃兵。事到如今,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希望你能帮帮忙。”

    江廷光用试探的眼光望住他。

    “你这么老实的人,什么时候也学会不痛快了?我不喜欢你这一种眼神。”

    杨保长用手拍拍江廷光的脸面,哈哈大笑而起。

    “你的意思是?”

    江廷光紧张地追求问一句。

    “有我在,你们江家的天,塌不了!”

    杨保长意气风发地应道。

    第二天的早上,日头出来把大地照得亮堂堂,杨保长打扮一番来到桐地。他找到胡山彪,威风凛凛地道一句:“现在国家有难,所有闲杂人等都应为国家出力。你不要再到处惹事生非,否则我会第一个送你上前线。”

    “是!是!”

    胡山彪闻言惊慌失措,他连连点头已语不成句。

    杨保长扬长而去,在偌大的天地间,只留下胡山彪一脸的苍白,纵使是红艳艳的阳光照来,仍无法逼退从他心底腾腾冒起的抖颤。

    “廷光,你出来陪我喝两杯。”

    杨保长推开江家的大门,一步踏进来,他高声叫道。

    江廷光由于需要操持江声的事情,当日他并没出去做生意。闻知杨保长已进门,他赶紧出来笑脸相迎,把杨保长请入堂中。他们在各自坐好之后,江廷光唤来江李氏,让她抱出一坛老酒,并下厨炒菜端来下酒。

    “杨保长,今日之事,你看有几成把握?”

    江廷光拱手作揖道。

    “生财致富,你是我的师傅,但处理社会的疑难杂症,你则是我的徒弟。你把心放回肚子里,好好陪我喝酒。”

    杨保长心有成竹地道。

    “杨保长,这是我们江家的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酒过三巡,江廷光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银元,送到杨保长的眼前。

    “廷光,看来你并没把我当自家人!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今日你有求于我,这说明我还有用。我虽然活在一个混乱的圈中,但我的志向不在于此。”

    杨保长一边摇起蒲扇,一边摇头道。

    时过半会,杨保长酒意微醺地推门而去,日头在他的身后越爬越高,已停歇多时的蝉鸣开始此起彼伏。

    “廷光,你们的对话,我已经听到。杨保长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赶紧追上他,就说我们一定会在县衙新任李县长的面前多说他的好话。”

    这时,江周氏从房中快步走出道。

    “我们认识李县长吗?”

    江廷光感到一头雾水。

    “李县长与我娘家的侄子是亲家,我早前已经得知。”

    江周氏静静地道。

    “原来杨保长还真的是只老狐狸,他也知道我们江家和李县长的这一层关系。”

    江廷光感叹一句。

    “人无所谓有好坏之分,看能否为我们所用。”

    江廷源跑来大笑出声。

    江廷光一路小跑,在巴河的岸边追上杨保长,他气喘吁吁地把江周氏的言语向杨保长说一遍。

    “你们如果真有此番好意,我真是不胜感激!”

    杨保长的脸上瞬时掠过一阵惊喜道。

    “杨保长,你劳苦功高,前程似锦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江廷光赶紧应道。

    “廷光,我想问你,你刚才的一番话,是谁让你来说的?”

    杨保长突然道出一句。

    “是我的阿妈,怎么了?”

    江廷光大为不解地抬眼道。

    “没想到,她竟能看透我的心思。”

    杨保长闻言不禁肃然起敬,他往桐地的方向拱手作揖,并感慨不已。

    【作者***】:你们的鼓励,是我的动力。希望你们能陪我与这个故事,渐入佳境。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