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里可没有民主可言,更何况还是苏联的军校里,面对学员们的纷纷议论,在场的教官只用了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用严肃的眼神扫视一圈,原本还乱纷纷的教室里瞬间便安静下来。
没人解释鲍里斯他们这一组为什么胜出,而且是大比分胜出,这些事情要等到全部的演习都结束之后,在总结的时候才会公布出来,所以,这时候即便大家心里有疑问,也只能放在心里。
演习继续进行,鲍里斯很是兴奋了一会儿,直到第三批的学员展开对抗,他的精力才从亢奋中回转过来——这次的演习进行到这个阶段,他对军事指挥的兴趣已经全然被调动起来,他发现,军事指挥就是一种最纯粹的对抗,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包括了很多方面:智力的对抗、思维的对抗、体质的对抗、国力的对抗等等等等,总而言之,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竞争与对抗,在军事指挥上全都能体现出来。
用一句老掉牙的话来形容,那就是:战争就是一门艺术,一门杀人的艺术,一门如何更有效、更快速的杀人的艺术,一旦陷入这门艺术,任何人都会为它痴迷。
不过可惜的是,这一届的学员中显然没有几个出类拔萃的指挥官,至少他们的天赋都不怎么样。之后的几组演习,都进行的枯燥乏味,没有任何出人料想的经典战术出现,学员们头脑僵化,技战术技能僵硬刻板,以至于其后的演习难以吸引人的注意力。
第二轮的演习进行完,时间也到了午餐时间,为了不影响演习继续进行,午餐是在教室里用的,每个学员只有十分钟的用餐时间,十分钟之后,演习继续进行。
就这么连轴转,到了下午四点钟,整个演习进行完毕,而最后由评审小组宣布结果,鲍里斯他们的三人组,毫无意外的获得了一个“优”的考评。
不要小瞧这个优等的考评,当这一期的培训结束之后,学员在校期间的成绩,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回到部队之后的任职。
在演习的最后,成绩公布出来,评审小组还就各组的战术安排做了点评。无疑,鲍里斯他们一组的战术安排被拿出来大书特书,用彼得罗夫斯基上校的评价来说:“战争并不是逞血气之勇,它是一种智慧,需要你调动思维去安排每一个细节,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着战争的成败。”
一场看上去似乎并起眼的军校演习,将重生以来一直处在迷茫状态里的鲍里斯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开始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对军事指挥这门技能产生了兴趣。
当然,在此之前,鲍里斯也很注重个人的军事素质培养,不过那个时候,他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存活,而从这一场演习开始,他开始逐渐的将军事指挥当成了个人的兴趣。
“战略行动的基本方法是进攻.军事学术的真谛,是从敌人最要害的部位直接进攻敌人,而不是采取间接的迂回方式接近敌人。”
“战术的基本原则是:观察、快速、猛攻,而战争的主要目的则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打退敌人是失败,而消灭敌人才是胜利。’”
“战争中没有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原则,一切都要根据敌人的特点,以及难以预料和变化多端的条件而定。”
在平静的校园生活里,鲍里斯开始系统性的接触和学习真正的军事指挥思想,包括苏沃洛夫、温菲尔德?斯科特、霍雷肖?基齐纳等诸多世界著名军事家的军事思想不过,他的起点毕竟低了点,没有参加过真正的实战,这些东西只能作为一种知识储备在大脑里,还行不成自己的东西。
而随着鲍里斯沉浸于军事学习,整个世界的脉轮也正在向战争的深渊里滑行。
3月份,苏芬战争进入尾声,随着铁木辛哥赶赴列宁格勒以及西北方面军的成立,第7、第13集团军在卡累利阿地狭方向,对芬兰军固守的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战争进入2月份,芬兰军的维普里集团被苏军合围,陷入重围的芬兰军在坚持了不到两周之后宣布投降,而几乎在同一天,苏军第13军强渡武奥克萨河,发起了对凯基萨尔米的强大攻势。芬兰守军弹尽粮绝,最终被迫投降。
到3月中旬,芬兰人的各条防线全面崩溃,为了不至于丢掉首都赫尔辛基,芬兰政府最终选择投降,双方约定于12日在莫斯科签订最终合约,持续了数个月的苏芬战争至此结束。
就在苏芬双方签订合约之后不到半个月,德国人发动了对丹麦的突然袭击。丹麦薄弱的陆军面对1000名德军士兵组成的入侵部队,仅仅经过了微弱的抵抗,便放弃了阵线,随即,年老体弱的丹麦国王宣布投降,丹麦沦陷。
继占领了丹麦之后,德国人又与五月初发动了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入侵,挪威成为了它所要吞并的下一个目标。
就在入侵挪威的过程中,德军与英法两**队组成的所谓盟军发生了交火,可谁也想不到,就在入侵挪威的过程中,5月10日,成群结队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突然对法国以及比利时等低地国家炸开了大规模的空袭。几个小时后,随着大批德军的涌入,卢森堡率先亡国,比利时的阿登山区也随之落入德军之手。
消息传开,举世震惊,而在仅仅两天之后,法军马斯河防线的陷落,更是令整个世界都为之失声。
法国战场的被动,给莫斯科提了醒,当初签订的那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显然并不能令克里姆林宫心安。不管前世的历史教科书上是怎么说的,至少哎鲍里斯看来,莫斯科对德国人的防备并不是没有,相反,在德军攻破法国重镇色当的那一刻起,莫斯科已经在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做准备了。
就在德国人对法国发动进攻的第一时间,在诺门罕战役中表现出众并深受斯大林同志器重的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同志被晋升为大将,随即,便被任命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
与此同时,为了构筑完整的“东方防线”,苏军在六月初进驻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帕茨政府与乌尔马尼斯政府相继倒台,两国随即加入苏联,与其后并入苏联的立陶宛,一同构成了东方防线的北部战线。
战争的阴云开始在整个欧洲大陆上弥漫,春夏之交,从西边吹来的风里,似乎都夹带着硝烟的气息,各种军事调动的命令往来传递,莫斯科更实在进入六月之后,搞了两次戒严,原因是为了抓捕从事破坏活动的间谍。
早在进入五月份之前,鲍里斯所在的军事学校便忙碌起来,先是有上级的命令传达下来,学院要挑选一批学员参加五一节的阅兵式,接受斯大林同志以及各位领导同志的检阅。
作为一名红旗勋章的获得者,长的身材挺拔、相貌出众的鲍里斯自然而然的获选成为参演人员之一。不过他并不是作为学生兵代表参加的阅兵式,而是作为战旗方阵的一员参加的阅兵,至于他所扛着的军旗,则是列宁格勒军区的旗子。
也不知道是因为长得太帅的缘故,还是命里遭了厄运,五一节的阅兵式结束之后,不到一个月,也就是在6月初的时候,鲍里斯接到了由学院转发的,来自上级部门的命令,包括他在内的20名学员,将与6月中旬转调基辅,并到第6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科罗斯坚报道,他们的人事档案也将随之转过去。换句话说,鲍里斯在莫斯科的培训提前结束了,不仅如此,他还从列宁格勒军区调到了基辅军区。
这一份调令的出现,令鲍里斯如遭雷击。前世记忆如此清晰,他当然知道这个时候调去基辅军区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在他前世的那个空间里,基辅战役可是在苏德战争早起进行的一场规模庞大的围歼战,苏军有超过70万的兵力在这一场战役中被德军歼灭,这里面似乎就包括了这该死的第6集团军。
人生就是充满戏剧性,在重生到这个世界之后,鲍里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的想要尽可能离战争远一点,可努力到最后,他却是离战争更近了。
如今,距离苏德战争的正式爆发仅剩一年时间了,他却接到了调往基辅军区的命令,而且不止是他,别立克,奥古斯特同样也接到了调令。
最后,有传言流出来,说是莫斯科正在加强基辅特别军区的军事力量,那里急需一大批的中低层指挥员,在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学院向上级部门推荐了20名表现优异的学员,鲍里斯他们就在推荐的大名单里。
原来根本的原因是在这里,一切都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鲍里斯恨不得给自己来上狠狠的两个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