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三十九 史上第一大弟子

    梁恒听了岳赋这话,也是愣了一愣,连洛襄的宝贝都认他为主了,这荣平城,谁还有资格教他?

    梁恒思索了一番,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都是荣平城里,最有名的学者,有大学问,堪称大家。

    大学问家?岳赋才不需要因为他自身的水平,实在太寒碜了,免得去了丢人现眼。

    大人,小人想找的,是那种给孩童启蒙的教书先生,并非什么文坛大家。岳赋如实说道。

    蒙学先生?梁恒有些愕然,随后眯着眼睛盯着岳赋,一脸佩服的神色。

    大人这是何意?岳赋被梁恒看得心里发毛,问道。

    哈哈!梁恒摆摆手,笑道:没什么,没什么。就是见公子如此年轻,儿子都已经到了启蒙入学的年纪了,觉得有些好奇和惊讶罢了。

    儿子?岳赋现在是,连射击目标都还没找到,还在装弹备战的状态,哪里可能有儿子。只不过,他实在不好意思说是自己要启蒙入学,既然梁恒误会了,他也就将错就错。

    岳赋接受过高等教育,这没错,但两个世界的教育系统绝然不同,岳赋想要在这个世界里混得开,想要看得懂那些文言文书籍压制反噬,就必须从启蒙开始,重新打好基础。

    也是城北,那里有好些开私塾的先生,其中以九鼓庙胡同的刘先生最好,本官的小儿子,也是在他那里上课。梁恒身为荣平的布政使,对本地各方面的情况都相当了解。

    不用,不用!普通点的就行。岳赋连忙摆手,这事情始终丢人,他可不想跟梁恒的小儿子当同学,他就是想要找个普通的老师,低调低调再低调地学习。

    或许是岳公子囊中羞涩吧。梁恒是这般想的,于是便介绍岳赋到城南酒花桥附近找,说那里也有先生教书,不过上课的,多是贫苦大众的孩子,先生的水平也不怎么样。

    这正合岳赋心意,便谢了梁恒,随即跟李永乐叔侄打过招呼,说要去找先生,晚饭时候自会回来。

    岳赋带着韩酸离开郡王府的时候,梁恒口中也是念念有词,他如何猜测,那便不得而知。

    岳赋一边向着城南走,一边问路,几乎走了一个时辰,才来到酒花桥头。荣平城果然是大明北方的重镇,与旗山镇那般的小地方,根本没法儿比,在整个大明之中,亦已算是相当繁华的大城市了。

    此前,岳赋看到的多是两三层高的房屋,亦有大家大院,红墙绿瓦,道路也铺了青石,干净平整。过了酒花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多是一层的土砖房,接连不断参差不齐密密麻麻,地面也是坑坑洼洼,加上积雪,走起来十分困难。

    很明显,这城南过了酒花桥之后,就是所谓的平民区,或者说,是贫民区。

    私塾书院并不难找,毕竟荣平城是大城,百姓谋生相对容易一些,兜里有个钱,也希望孩子能够读书识字,日后就算不能考上状元光耀门楣,也总算能谋个更好的出身,不至于像长辈那般当苦哈哈。

    岳赋一连找了两家私塾,都被先生拿着扫帚一类的东西赶出来,骂快二十岁的人还学小孩子启蒙,简直是荒唐。

    荒唐确实荒唐,但岳赋确实需要,碰了两次钉子,也只能吸吸鼻子,忍着脾气继续找。找到一处胡同旁,岳赋听见内里的院子似乎有些孩童的读书声,他左看右看,却看不见像其他私塾一样的招牌。

    别的私塾书院,就算再破落,那招牌也是擦得干干净净,大大方方地挂着。可这私塾,却只听见读书声,看不到招牌,奇了。

    突然,有一个苦力打扮的汉子,约莫五十左右,挽着衣袖赤着脚,肩上还挑着一个扁担,此人朝岳赋吆喝了一声,问道:小兄弟,你在这儿左瞧瞧右看看,是当贼的踩点,还是当爹的找先生?

    看来,这汉子不是第一次看见岳赋这样的人了。

    岳赋笑了笑,打招呼道:大叔你好,不过,你猜的两样都不对。

    咦,还会有第三样?汉子有些疑惑,问道:难道你是要找我杨铁心挑粪?

    杨铁心?挑粪?岳赋口吃地重复了一遍。

    有什么问题?

    没。

    之后,岳赋又道:实不相瞒,小弟还没有子女,甚至连妻子都没有,我这次来,是想要替自己找老师的,要启蒙的正是小弟。

    你?杨铁心非常震惊,道:你都十七八岁了,还启蒙?

    怎么?这家私塾也不愿意收我这样的学生吗?岳赋有些失望。

    行,你不嫌弃这破私塾连个招牌都没有就好。杨铁心把岳赋与韩酸带到胡同里头的一间小院子,小院子里头,有一间土砖瓦房,单间约七八个见方,正有九个小孩子在里头读书。七个男孩,两个女孩,年纪大的该有十二了,小的才五六岁左右,渗着鼻涕。

    杨铁心放好扁担,拍拍胸口,道:老子就是这儿的先生,你要是想要读书的话,明日带两吊肉一坛酒过来就行,以后逢年过节随意孝敬孝敬,我这里不收钱。

    你不是挑粪的吗?这回轮到岳赋震惊无比了。

    怎么?挑粪的不能当教书先生?杨铁心也同样反问道。

    既然如此,岳赋也按照方才对话的套路,说道:行,只要您不嫌弃我这样的学生就好。

    说完,二人似有默契地笑了。

    随后,杨铁心又介绍起这家私塾来,道:老子的正职是教书先生,只不过我这儿不收学费,所以才干点散工帮补家计。我开这间私塾,是本着有教无类的宗旨,因此,我不会嫌弃学生,你也别要嫌弃同学。

    他指了指那些在读书的孩子,继续道:这些小家伙,家里长辈都是干些见不得人的营生,城里的其他先生不愿意收,所以才送到我这里来。哎,他们也是有说不出的苦啊。

    他叹息一声,又道:没有人天生为王,也没有人注定落草为寇,他们愿意把孩子送来读书,证明他们也是想要改变后代的命运的。大明尊崇命师,相信命运,但是老子从来不信。

    ‘没有人天生为王,也没有人注定落草为寇’,岳赋默念着这一句话,好像在穿越之前,在某部动画里听过类似的话。对于这句话,他是赞同的。

    聊着聊着,突然,杨铁心跑到一个约莫十岁的小子面前,揪着那孩子的耳朵把他提了起来,把鼻子凑到孩子的嘴巴边上嗅了嗅,骂道:小六子,你又偷喝了王丫丫的豆汁了吧?

    小六子开始还想狡辩,后来被杨铁心打了三下手板,就哭着鼻子认了。然后,杨铁心朝岳赋赔了个笑脸,道:这小六子,名叫黄六,他家的老子是个小偷小摸的偷儿,这小子也传染了那般的习性,你日后若果真要来读书,小心这小子,别给偷了。

    接着,他又道:我这儿规矩不多,第一就是尊师重道,但不拘那些虚礼,第二就是正直做人,如果你不介意一屋子同学都是偷儿的儿子,杀人犯的女儿,妓女生的没爹的野子,明日辰时,带酒肉来拜师吧。

    岳赋觉得,有如此觉悟的人,学问绝对不会差,他欣然答应,然后就带着韩酸回郡王府蹭饭去了。

    回到郡王府,里头已经打扫收拾妥当,还多了几十个佣人,听闻梁恒还请了醉香楼的厨师来郡王府里做饭,要在这里给李永乐摆接风宴。

    岳赋在王府的别院里头看到了李永乐与李建文,这对叔侄正在玩打雪仗,两个人像大孩子一般,玩得不亦乐乎。很显然,这对叔侄,感情非常好。

    李永乐虽然满脸胡须,人看起来年纪大一些,其实也不过二十五岁,为人粗犷豪迈,性格爽朗不拘泥小节,而李建文,完全就是个半大的小子,自幼被皇宫束缚,如今天高任鸟飞,还不抓着机会疯玩?

    看着叔侄二人拿混着泥土的雪球互丢,弄得浑身又脏又湿,岳赋不禁想,他们未来,是否会像另一个世界里的那对叔侄一样,争权夺利,不死不休呢?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事在人为?这时,岳赋又想起了杨铁心的那一番关于命运的话,陷入了深思之中。

    岳兄弟,要不过来与本宫过几招?李永乐发现了岳赋,问他要不要加入。

    岳赋摇头,说‘两位殿下玩得开心点吧’,然后带着韩酸自个儿到了厨房。

    晚上是接风宴,怕是整个荣平城的官员,以及那些有头有脸的土豪乡绅都会到,岳赋是要成为剑圣的男人,可不愿意浪费时间跟那些人虚情假意地应酬。

    岳赋到了厨房,请厨师开小灶,给他跟韩酸解决晚饭问题,还特意嘱咐味道不用太讲究,量必须足。虽然韩酸肚子是个无底洞,喂不饱,但她啃了这么多天树枝,岳赋至少也要让她饱饱口福。

    吃过晚饭,岳赋问了洛襄的住处,便带着韩酸一起去找赵红伊。

    洛襄的住处,是一间被包下来的客栈,门前有两名白衣龙卫守着,这些人都没有阻拦岳赋,反而是早就预料他会来一样,把他请上了客栈二楼。

    岳赋刚一上楼,便见到了赵红伊,只见她一脸凝重,十分担忧地说道:师父要见你你自己小心点儿。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