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路茫茫

    岳赋与游思柔相识的那一刻开始,就有种妙不可言的心灵感应,岳赋失踪的这些天以来,游思柔的潜意识里总是有一种预感,岳赋不会死,会安然无恙地活着回来。

    故此她并没有按照当日的承诺,到黄泉之下陪伴岳赋。若是岳赋真的死不了,那游家的仇,又由谁来报呢?

    杀了岳赋替游家上下报仇,再自杀殉情,这是游思柔唯一的生存意义。当有了目标,坚定了意念思想,她便不再迷惘,恢复了正常的起居饮食,身体好了,也重现了昔日的神采。

    经历一阵癫癫狂狂的又哭又笑之后,游思柔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回复了原来的恬静,那双明净的眼睛看着岳赋,微微一笑道:“你大概也舍不得杀小妹,但小妹不妨告诉小哥你,若是你不斩除后患,小妹便会一直在小哥身边寻找杀死小哥的机会,这只是第一次,日后会陆续有来,总有一天,你会死在小妹的手上。”

    “你要找机会杀我是你的事情,并不妨碍我把你变成我孩子他娘,等我们生了一个师团的儿女,我就不相信你还忍心对我动手。”

    才刚刚被狠狠地坑害了一次的岳赋,蜜汁自信地笑着如是说道。他一边说,一边就开始动手动脚,全然不顾此时还是大白天,也不管房间的房门还打开着,而赵红伊、祝小苑、韩酸都在门外看着。

    游思柔并没有反抗,当然,她就算反抗也反抗不了。她是圣道修者,而岳赋则是三途同修,况且,她的圣言术,不但无法阻止岳赋,反而会让岳赋变得更加‘威猛’。

    赵红伊看着,一跺脚冷哼一声,骂了一句人渣不愿再看转头就走。祝小苑神情复杂地看着岳赋,施施然有些羡慕,似乎她也想让岳赋来撕开她的衣服,看了两眼,她回头去追赵红伊,喊着‘姐姐,别生气’。

    韩酸白眼翻了翻,没好气地说道:“少爷少爷,现在不是你胡搞的时候,你带了那么多人回来,到底是要干嘛?”

    岳赋一拍脑门,讪讪道:“哎呀,刚刚太激动了,一不小心忘记了这岔子事情。”他拉起裤子,急急忙忙往驿站之外跑。

    赵红伊才是最激动的一个,她的眼里只有岳赋,所以完全忽略了跟着岳赋回来的艳娘、方婉等海盗家眷,这下听韩酸提起,才转头问岳赋道:“很多人是什么人?你该不会又招惹些不三不四、不明来历的女人回来吧?”

    那些妇人们,不明来历是肯定的了,受了那么多屈辱,她们大概永远不会说出自己的身世,至于不三不四……岳赋想起她们与鲛人厮混在一起的荒诞情景,好像的确就是赵红伊说的那么回事——不明来历,不三不四!

    腰子岛上的事情,岳赋绝不会多言,就算是赵红伊,也只得瞒着,否则,那些妇人们很难在大明的土地上活下去。

    故此,他只得解释道:“那些都是些被海盗掳走的可怜女子,我消灭了海盗,就顺便把她们也救回来,总不至于把她们丢在海上,任其自生自灭吧?”

    赵红伊听了这话,立刻说道:“那便让他们赶紧进来吧,这天寒地冻的。”

    这是赵红伊第一时间的反应,但她很快又皱着眉头回看岳赋,道:“你真、真、真的对她们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非分之想,怎么可能!”岳赋果断地否认,再道:“她们的孩子都十几岁了。”

    “十几岁的小姑娘……”赵红伊指着岳赋鼻子道:“你也不许打那些小姑娘的主意!”

    “绝对不会,我怎么可能打那些身板没长好的小姑娘主意!”

    岳赋说这话的时候,视线不经意地往赵红伊胸口瞟了瞟,赵红伊察觉到了这个小细节,俏脸一红,别过脸嘟囔着说道:“姑且就再相信你一次。”

    腰子岛上生活资料缺乏,妇孺们衣衫褴褛且单薄,还有好些人的衣服用海鱼的鱼皮缝补的。他们多日以来又不事梳洗,蓬头垢面,活脱脱一群难民,蹲在驿站的门外墙脚边上,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

    赵红伊出门一看,顿时傻了眼,人数超出了她的心理预期,她也低估了那些家眷贫穷的程度。

    赵红伊一开始还以为只有十个八个,当她看到一排排黑漆漆的脑袋,一双双无助的眼神,迷糊了起来,回过头问岳赋道:“这到底有多少人……这么多人,该怎么办啊?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连大人小孩,一共六十三人。”岳赋掻掻脑袋,勉强笑着道:“我暂时还没拿定主意,但是大家有手有脚,只要愿意复出劳力,总不至于饿肚子的。我本来便是青谷镇县丞,县丞的职责,不就是带领子民搞生产,实现共同富裕吗?”

    “搞生产,实现共同富裕?”赵红伊皱着眉头,喃喃着重复了一遍岳赋的话,这种说法,她是闻所未闻,通常像是县丞这种父母官,职责总的来说该是‘为陛下牧民’,但细细想来,岳赋的说法好像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然而事实上,岳赋的想法与传统的说法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是以赵红伊的脑瓜,一时半会品味不出来。

    妇孺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内心敏感而怯弱,岳赋进入驿站,他们并不敢跟着进去,只敢蜷缩在墙角里。

    岳赋让他们进入驿站,本来就不大的驿站一下子便塞满了人。

    长州属于羁縻州,大多数区域由土司家族统治,与朝廷的人员文书来往不密,官驿的规模亦比大明朝廷真正统治的属地的官驿小了一大圈。

    小小的官驿,让妇孺们暂且避避风还可以,真的要安置在这里住下可不行,就算赵红伊韩酸他们全部挤一个房间也不够住。

    妇孺们都不敢弄出太大的声音,只有方婉那小丫头抱怨了几句牢骚,但毕竟人多,六十多人的窃窃私语加起来,多少会形成一定的骚动。

    柳永港驿站的驿丞张安生闻讯从驿站会馆的司事衙门中跑了出来,看到驿站中多了这么多乞丐流民一样的人,急急忙忙找到赵红伊,问道:“郡主殿下,这、这是怎个一回事?”

    张安生并不知晓那位传说中的岳大人已经安全回来了,岳赋也显得有些褴褛,他便把岳赋当成妇孺当中的一员。

    岳赋看到张安生的官服,便知其身份,主动上前解释道:“驿丞大人,这些都是被海盗掳走的妇孺,希望大人怜悯,让她们暂时栖身驿站,我们准备好了必要物资,便前往青谷镇,绝不妨碍大人的公事。”

    张安生倒是不怕被妨碍什么公事,仅仅是怕麻烦惹上身而已。听了岳赋的话,他意识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阁下是……”

    “在下岳赋!此处百里开外青谷镇的县丞,日后还请大人多多照拂。”岳赋行礼道。

    驿丞小官不入品阶,远不如岳赋的县丞官大,但其权责是掌驿站诸事及车马迎送,手中的权力可不少。

    大明的官方驿站贯通天南地北,这柳永港驿站,是大明朝廷在北方设立的最北的一个驿站,也是最靠近青谷镇的一个驿站。岳赋既然要当青谷镇为官,便免不了要与张安生打交道。

    岳赋这‘丧门星’名震天下,张安生虽是小小驿丞,也知晓其大名,赶紧上前行礼道:“下官张安生,见过岳大人。”

    张安生问清了事情的原委,不禁皱眉,委婉地对岳赋解释道:“青谷镇一带盛产参茸、貂皮,每年秋后都会云集四方行商,但实际上的镇民不过四百多,且没有足够的耕地,气候又不宜耕作,养活这么多人可不容易。”

    他顿了顿,再劝说道:“岳大人善心,要给这些人谋一条生路,但现实总是有人力不可为的时候,青谷镇衙门现在连一块砖头都没有,大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现在马上又要过冬了,长州的严冬,可不如南方那么好过,只怕大人英明,也难堪重负。”

    岳赋这一路上,见过太多的驿丞,大多是势利圆滑之人。会担任这样不入流小官的,不会是什么大人物,但背后必然有深厚的背景。毕竟这官虽小,但权力大油水多。

    张安生给岳赋的印象,与过往的驿丞大有不同,他居然是个古道热肠之人,站在那些妇孺的立场上为其着想。

    “大人,依下官之见,还是找一家牙行,为这些人寻处好的主人家,不管是当丫鬟仆人还是妾侍,总也能吃饱穿暖,不至于……”

    张安生接着要说的,是‘饿死冻死’四个字,不过想来岳赋能够领会他的意思,便不把难听的话直接说出来。

    草民、草民,人命如草芥,就算有门有户的百姓,当日在荣平城之下饿死冻死的又有多少?这一件事情,足以说明大明官场的‘上官们’,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

    张安生倒不是往恶意里猜测岳赋的想法,他只是担心岳赋这种‘少年英才’,太过于恃才自负,贪功冒进不顾现实条件的限制,结果导致那些无辜的妇孺下场凄惨。

    说白一点,就是他不相信岳赋有能耐,让这么多身无钱财也无谋生手段的妇孺吃饱穿暖,度过即将到来的严冬。

    所谓的牙行,说好听一点,便是‘职业介绍所’,难听一点,便是贩卖人口的地方。

    大明律例严禁贩卖人口,但那些被贬为奴籍,或者自卖为奴的人,不受大明律例的保护。就明律上来说,那些人算不得是人,仅仅是货物财产而已。

    常言有道‘尊严自由高于生命’,事实上会这么想的人属于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活着及吃饱穿暖,比起自由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要重要得多。

    张安生的建议,出于善意,但岳赋岂会做出买卖人口这种有违三观的事情。

    把这些妇孺卖给人贩子,确实是省事,一了百了,而把他们带到青谷镇,给他们寻找一条谋生之道,将会困难重重,吃力不讨好,但就岳赋看来,后者至少对得起天地良心。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总有路,我坚信勤劳能够致富,她们虽然是弱女子,但都还年轻,有手有脚,只要愿意付出劳力,还是可以养活自己跟孩子的,至于我等父母官,职责不就是给她们创造一个能靠双手改变命运的环境吗?”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