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降萎人

    万千世界,世事无奇不有,事实证明,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不可能的发生的。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别说是魏无怀,就连李正元在亲眼看见那一幕之前,也不会相信世上竟有如此之事。

    当其时,李正元正在苦苦支撑,他的后腰位置中了破狱弓一记光箭,法则已然开始崩坏,是他以命力驱动法则,控制住了伤势。

    没有了法则,事物就失去了发展、运行、存在的依托,陷入停顿与及无序之中。法则崩坏,是知天命境修者的攻击所特有的附带效果,这种伤并非药石难医,而是神仙难救。

    李正元见过不知多少大风大浪,就算当日兵败于魔蛮腾族飞骑手下,不得不假扮农妇逃命,都不似今夜这般绝望。

    然而,正当他心里已经认定再也没有任何翻转的可能,却在此时,突然露出一丝曙光。

    那道曙光,是紫色的!

    那人从天而降,带着一身紫色阴藴之气,挡在了李正元身前。

    李正元此前受了琼鲲一击,摔倒在地,他趴在地上看那人之时,觉得那人的背影,是那么的伟岸,如同伟人一般。

    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更加意想不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无论是古玥,琼鲲抑或是李正元,都根本不可能想到,那天降伟人,居然如此行径荒诞!

    那人居然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大声求饶道:“大宋的八巨子圣人们,我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大明的陛下吧!”

    这家伙搞什么鬼,他是来搞笑的吗?原来天降的不是伟人,而是萎人!

    正是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最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人磕头之后,他身上的紫气便弥漫开来,沾染上了‘圣门八巨子之宝具’。

    那紫气如附骨之疽,驱散不得,不断地侵蚀着宝具的力量,而那八巨子的幻象,居然全部吐出了一口老血。

    圣道一途,有个不能言语的秘密,那便是所谓的圣道,并非只有圣人之德,贤者之言才能成就。

    圣道法术的本质,是意念以及精神能量,并非只有君子的诤诤之言能够成为‘道’,小人的‘怨恨’,懦夫的‘怯懦’,只要意念够强烈,同样能够成道。

    好比文若海的‘恨意成道’,又好比金俊基的‘怯懦成道’。

    圣门八巨子的‘君子之义’当然厉害无匹,但是,金家祖宗十八代积蓄的‘懦夫之怯’,亦不遑多让,犀利无比!

    假若有人仔细观察陈一娇挖出来的那些金家祖先骸骨,就会发现,金家子孙膝盖骨的形状结构,与众不同。随着一代代不断地遗传演化,是越来越适合下跪了!

    两股绝对对立,又同等强大的意念相遇,互相抵消是必然的结果。最终,圣门八巨子之宝具无可挽回地腐朽成一堆渣滓,而那空中的巨大玉玺,也随之消解,遇风而散。

    这夜的事件,必然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页,而金俊基这惊艳绝伦的一跪,也注定要载入史册!

    有人能够破解近乎于无解的‘王之光辉’,李正元当然欢喜,但以这种跪地求饶的方式,他又总是觉得有些不爽……

    “小子,朕问你,你是何许人也?缘何懂得这古代秘阵的破解之法?”李正元问道。

    “陛下,小人乃是长州土司金泰硕的第三子金俊基,这破解之法……”金俊基犹豫了一下,最终不敢说出陈一娇的存在,只得把账全部推到岳赋头上,道:“是岳赋岳大人教我的。”

    “嗯~”李正元听说是岳赋,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太多表示,然后说起了金俊基在长州的英雄事迹,道:“朕曾听闻,是金大英雄带领柳永军民抵御了鲛人的入侵,朕早就想要把你召入京中褒赏一番,如今一见……也确实是一位‘奇才’。”

    金俊基刚一听见‘金大英雄’四字,本来双膝跪地腰杆弯曲,立刻噗的一声站了起来,昂首挺胸,振振有词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后便是家园妻儿,吾等岂能退缩半步?唯有抛头颅洒热血,以七尺残躯守一方安宁!”

    岳赋确实是调教得好……这都已经成了条件反射了!

    事情转变得有些快,特别是陈一娇的立场,她辛苦挖来了金家的祖宗十八代,又再花了那么多力气垒砌起那个‘骸骨金字塔’,她为何自己不主导阵法,却让金俊基来控制呢?

    而且,她不是要胁迫岳赋选边站的吗?为何又突然允许了岳赋自由行动?

    一切,都是因为岳赋在那讨价还价的扯皮当中,成功说服了陈一娇!而后,在启动邪法秘阵的时候,秘阵的能量产生了自主意识,挣脱了陈一娇的掌控,主动依附在金俊基这位金家子孙身上,于是乎,便出现了如今‘天降萎人’的一幕!

    岳赋是到底是如何说服狡诈如狐的陈一娇?

    那当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过程曲折、激烈而又精彩,双方‘辩手’都提出了各自的论点论据,进行了‘友好’的交流,碰撞出思想与真知的火花……而实际上,这些都是扯淡,其实就是两个人在吵架,最后是岳赋吵赢了。

    陈一娇自始至终都不认同岳赋的说法和做法,但是裁判们——也就是纪逐云和杨贵辉二人,他们都觉得岳赋说得有理,帮着岳赋说话劝陈一娇,陈一娇才不得不屈从了岳赋的主意。

    岳赋提出的理据主要有三点。

    第一个论点是,古玥勾结外寇,是国贼,而李正元不过是‘私仇’的仇人,常言道‘国仇家恨’,国仇该置于家恨之前,国难当前,应先诛国贼,后杀仇敌。

    岳赋对于这一点,并非没有任何妥协,他对陈一娇承诺,只要陈一娇愿意先与他配合,合力对付古玥,他愿意在除掉古玥之后,陈一娇等人再对付李正元的时候,保持中立。

    陈一娇当然会质疑岳赋,质疑岳赋会事后翻脸不认人,违背承诺。但是,只有她质疑没用,杨贵辉与纪逐云都选择了相信岳赋。

    一直以来,所有事情都是由陈一娇说了算,但这并非是陈一娇真的拥有决定一切的权力,而是纪逐云宠着她,杨贵辉让着她而已。

    说到底,陈一娇不过是个稍稍聪明一些,却身无修为的弱质女流罢了。

    第二个论点是,李正元默许古玥与洛襄合谋杀害刘能,这仅仅是陈一娇单方面的主观认定,并没有实质证据,真相有可能是李正元真的不知情,真的以为刘能是因为风寒入体,伤风感冒病逝。

    这种鬼话,就连岳赋自己也不信。堂堂当朝左丞相,打几个喷嚏就死了,李正元会那么傻白甜,不会怀疑背后有什么蹊跷吗?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事情呢?

    但辩论就是这样,自己相不相信论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论点能够证明己方的正确,打击到对方的言论。

    第三个论点是,与诸葛策齐名,‘神机妙算’的刘诚义,之所以会轻易被洛襄古玥害死,是因为刘能为了顾全大局,避免朝廷陷入朋党之争的漩涡,免除国家政局动荡的危险,选择了自我牺牲甘愿受死。

    刘能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高尚情操,假若陈一娇为了报仇,令国家陷入动乱,让外寇有机可乘侵占国土,那便是与刘能的初衷相违背,刘能在天有灵,也不能瞑目。

    岳赋这三大论点,有雄辩有诡辩,但陈一娇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言辞犀利思维敏捷,时常能够辩驳得岳赋无话可说,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扯开话题。

    陈一娇之所以会输,是因为她并没有掌握到辩论的核心本质,而岳赋则是深谙其中的道理。

    辩论,并非是为了辩倒对手,让对方赞同自己的观点,因为无论再怎么驳斥得有理有据,对手总会‘死鸭子嘴硬’或者‘死鸡撑饭盖’,绝不可能投降认输。

    辩论的核心本质,是要说服第三方,令更多的人信服己方的观点,比如在法庭上,辩方作辩解,不是为了说服控方,而是为了说服法官和陪审团,再比如辩论比赛,我方辩手作辩论,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辩手,而是为了说服评委老师。

    陈一娇一直试图说服岳赋,而岳赋则是很机智地尝试说服在旁聆听的纪逐云和杨贵辉,所以,岳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纪逐云与杨贵辉坚定地支持岳赋,陈一娇见木已成舟无法改变,只得十分无奈地问了岳赋最后一个问题。

    她道:“李丑妇那般对待大人,把大人发配到长州,不仅如此,还曾经想过杀大人,甚至要阉掉大人令大人断子绝孙,为何大人还要如此支持拥护他?”

    陈一娇是真的难以理解。

    同样的问题,在今夜,魏无怀也重复问了岳赋一遍,虽然字句有所不同,但内容却是完全一致。

    那么,岳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岳赋并没有说那种‘君臣父子’的大道理,他只是从基本的现实出发,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因为,李正元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甚至因为思想见识,文化才干等方面的缺失,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蠢事坏事,但是,他要当好皇帝的心,却是比起任何一个人都要来得强烈和真诚。

    他对民间疾苦、百姓所愿感同身受,他嫉恶如仇,痛恨严惩贪官污吏,他驱逐魔蛮,恢复人族山河,这一切,都是我支持他的理由!”

    岳赋顿了顿,在不同的两个时空,反问陈一娇,也反问了魏无怀,道:“难道古玥、李永龙或者是别的什么人,他们当了皇帝,就一定会比李正元做得更好,就不会为了子孙后代江山稳固,谋害忠良,清除异己?就不会金口玉律,一言决人生死。一旦某人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和江山,就不会诛其九族?”

    一连串的反问,不但是陈一娇,就连魏无怀都哑口无言,等到二人思想有所明悟,岳赋再缓慢地,意味深长地说出了结论。

    “我们要改变的,并非坐在皇帝那个位子上的人,而是要改变整个社会的固有观念!

    江山并非一家一姓的江山,国家也不是一家一姓的国家。国家是热爱着这一片土地,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上,拥有共同文化认知的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一个人的权力,一个家族的利益,不该凌驾于国家与人民之上。

    只要改变了这一点,将来谁来当皇帝,或者当的不是皇帝,而是主席,总统,首相,都无所谓了。”

    ://..///37/37236/.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