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四十七 默默地

    建明初期,不管是诛杀逆贼残党,追捕魔蛮余孽,还是对付那些残留着前朝陋习的贪官污吏,李正元用的,都是龙卫这一把屠刀。

    那时候,龙卫镇抚司的声势权力可谓一时无两,不可一世。但是杀了这么多年,该杀的都杀完了,李正元逐渐显露想要把屠刀入鞘的想法。

    洛襄深深地感觉到了危机,这一次对付邓富春,表面上是李正元的意思,实际上,却是洛襄在背后运营,时不时透露一些消息,又或者故意放出消息,让监察御史参邓富春一本。

    各种负面消息日积月累,一直到了第五年,洛襄苦苦等待,才终于等到李正元下定决心。

    可是,邓富春如今已经伏诛,屠刀下一个目标该指向谁,洛襄却毫无头绪,而正在他疑惑之时,孙白玻居然送来如此大礼,他怎能不开心?

    洛襄微笑着打开皇帝的谕旨,看了没几行,随即惊讶得低吟了一声,道:岳赋?居然是他?

    岳赋这样的野小子,还不够资格被御史指名道姓地写进呈给皇帝的弹劾奏折,他是以‘四皇子殿下友人’的名义出现在奏折里头的。

    李永乐到荣平城才不到一个月,他认识的朋友,除了文若海,也就只有一个岳赋。文若海当然不可能,所以,洛襄一看,便知道奏折里头说的人,就是岳赋。

    不用说,那弹劾奏折说的事情,便是岳赋当日在粥厂,那个‘立筷不倒’的故事。

    余左敏孙白玻同作为监察御史,自然是有大才有文采的人,且专业职责又是骂人,那么,他们骂起人来就不能像泼妇骂街,而是需要有高度的艺术性才行。

    岳赋当日的所作所为,从事实到看在孙白玻眼里,这个过程,由孙白玻的主观认定与及过往经验进行了第一次艺术性的加工,再到孙白玻把事情写到信中,此为第二次艺术性加工,然后余左敏看信,又靠脑补进行了第三次艺术性加工,把事情写到奏折里头,自然还要来个第四次艺术性加工,再到李正元看在眼里,自然还要进行第五次加工,因为李正元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所谓的艺术性加工,民间里有个术语,叫做‘添油加醋’。三人成虎这个成语,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在余左敏的奏折中,不仅岳赋那个‘立筷不倒’的故事被描写得活灵活现,官府良心不如一名娼妇的事情也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梁恒及刘旭等人,更是被描绘成贪得无厌目无王法瞒上欺下骄横跋扈仗势欺人手黑心狠的大奸大恶之人,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样的贪官污吏,李正元觉得,让他们多活一刻钟,便是多玷污他的大明江山一刻钟,旋即招莫德贤连夜入宫,命他带谕令给洛襄抓人。

    不止如此,李正元更是深夜召见了多位重臣。因为岳赋的一个小把戏,皇帝及几名朝廷一品大员,一起忙了一个通宵达旦,把‘立筷不倒’制定成明文法令,翌日颁布天下,令日后赈济灾民的粥品必须立筷不倒,否则一应官员全部问斩!

    于是乎,莫德贤便带着谕旨,连续三日不眠不休,赶来荣平城。

    天助我也!洛襄大笑三声,随即下令手下,封锁荣平城,开始搜捕城中的各级官员!

    雪越下越大,逐渐成了暴风雪,比起十几天前下的那一场,风更猛,雪更大。如今看来,那第一场雪不过是前戏,现在这一场,才是戏肉。

    岳赋并不知晓自己已经引起了另外一场看不见的风暴,现在的他,正在头疼如何向赵红伊赔不是。

    赵红伊做某些事的效率极高,她今日早上问过了岳赋的意见,晚上已经补好了牙,本是满心欢喜等着岳赋读书回来,以为要给岳赋一个惊喜,谁知道她等了又等,却不见人。

    赵红伊内心焦急,在郡王府里坐不住了,便到府外等岳赋,这时已经开始下雪,冷得她瑟瑟发抖。

    岂料,她最后等到的,居然是满脸潮红,衣衫不整的岳赋。

    赵红伊只是营养用在别的地方,没有岳赋及文若海那么聪明,她又不是傻,一看岳赋那副样子,她就肯定岳赋干了一些龌蹉的事情。

    一开始满心期待,现在变成这副样子,赵红伊自然是火冒三丈,连让岳赋成为她身边第一个公公的心情都有了。

    林氏的事情,岳赋不愿向赵红伊坦白,毕竟被同学的家长非礼这种奇遇,说了赵红伊也不相信,他只好另外找借口,想来想去,终于被他想到一条妙计。

    岳赋撒谎,说是几个灾民因为没有足够御寒的衣物,为了一件破衣服而大打出手,然后他去劝架,过程中动了气,所以满脸通红,最后他又良心大发,把自己的衣服送给灾民。

    岳赋觉得,以赵红伊的智商,他这个谎言该是能过关才对,可没料到,赵红伊又变回了他第一次见的那个女扮男装的刁蛮郡主,根本不讲理,不管他说什么,赵红伊都以‘我不听’‘我不信’‘你骗我’‘给我滚’轮流着回应。

    最后这场闹剧,居然终结在岳赋无意中说的,‘你再骂我,说不准又会把牙崩掉’这么一句话上。

    赵红伊闹了一个多时辰,加上外边风雪越来越大,修行的事情只能停一天了。岳赋见天气这么恶劣,便劝赵红伊不要回客栈,就在王府里过夜,反正王府房间多的是。

    岳赋这个贴心的举动,让赵红伊的气稍微消了一些,可是,她还是气冲冲的。岳赋又只好想别的办法哄她开心。

    岳赋与韩酸都没吃晚饭,韩酸是吃不饱,但也不会饿,就是嘴馋而已。岳赋却不同,被林氏那么一吓,又被赵红伊这么一闹,他都快要饿死了。

    岳赋想起原世界那些女生,生气了要么就是购物,要么就是胡吃海塞,于是乎就想着用吃来哄赵红伊开心。

    这时候,厨子早就歇息了,找不到人煮东西,岳赋便想起了火锅这种神兵利器,反正厨房里虽然没厨子,却是要肉有肉,要炉有炉,香料之类的东西也一应俱全。

    赵红伊该是会喜欢,岳赋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这异世有没有火锅这种吃法,要是已经存在,缺了新鲜感,逗赵红伊开心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幸好,或许是尚未出现,也可能是未曾普及,反正赵红伊没听说过火锅,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生气的事情暂时是被她抛诸脑后了。

    李永乐这些天公务繁忙,每天都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他本来已经就寝,却又被肉香吸引了过来,像那天在野村里那般,厚着脸皮站在旁边看着岳赋吃,嘴里不停重复‘岳兄弟,你这肉,好香啊’。

    所有东西实际上都是属于李永乐的,岳赋也没什么好吝惜的,当然就是招呼皇子殿下过来一起吃,随后,他们还喝起了酒。

    正当众人吃得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人冲了进来,不停地大喊:不好了殿下,不好了殿下。

    李永乐让报信那人喘几口气,再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殿下不好了,那个洛襄,突然莫名其妙地派人大肆搜捕官员,布政使梁大人,左参政刘大人,右参政关大人,参议张大人,甚至那芝麻官仓大使麦大人,全被抓起来了,就算是家眷都没有放过。

    报信人说了一大通,灌了几口酒,喘一口气,再道:听说,荣平城上上下下,不管有品阶没品阶,只要是个官,他全部要抓。

    李永乐一听,怒火中烧,骂道:岂有此理,人全部被他抓完,老子岂不是成了个光杆将军?

    可是转念一想,他又不禁皱眉了,沉吟道:洛襄虽然老谋深算,出手也狠辣,但办事向来有规有矩,没有得到父皇的命令,他断不敢如此肆意妄为,父皇他到底为何要抓光我属地的下级官员呢?少了他们,这荣平城我还怎么管?

    自古皇家无情义,虽然李永乐与各位兄弟的感情都不错,目前李正元正值巅峰,远远未到争权夺利的时候,可是洛襄突然作如此大的动作,却由不得李永乐不向着那个方向思考。

    莫非,那些兄长们要害我?

    李正元有四子,长子,亦即是当今太子,名为李永龙,二子为李永淳,三子为李永廉,四子为李永乐。前三子皆为萧皇后所出,独独是李永乐的母亲是不知身份的无名氏。李正元从未提起,萧皇后也隐约其辞。

    如果真的是祸起萧墙,作兄弟争权手足相残之事,恐怕李永乐的那三位兄长,会第一时间联合起来消灭他,毕竟他们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李永乐却不是。

    大哥,二哥,三哥,我从未曾想过要夺你们的皇位,你们这是何苦呢?李永乐想到这里,不由得悲从中来,一个踉跄,差点倒在地上。

    岳赋赶紧上前扶住李永乐,道:殿下,事情绝非你所想的那般,我们还是先去问问洛襄,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岳兄弟,你非出生于皇家,很多事情,你不明白的。李永乐说完,又长叹了一口气。

    我保证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岳赋拍着胸口道。

    这个大明,会不会重复另外那一个大明的历史,岳赋不敢肯定,就算是重复,也该是叔侄争权,而非兄弟。不过话又说回来,假若两个大明有不同的历史轨迹,那么出现类似‘玄武门之变’一类的事情也并非不可能。

    只是此时此刻,岳赋哪有时间考虑这么多,他只想先让李永乐镇定下来再说。

    你肯定?李永乐问。

    岳赋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永乐观岳赋的眼神,非常真诚而且坚定,可岳赋为何能够如此笃定,他亦是无法理解。只不过,李永乐也明白自己该冷静,心想,或许岳赋就是明白到这么一点,所以才这般安慰自己的吧?

    岳兄弟,你说的对,本宫现在就去问问洛襄那条老狗,为何抓老子的手下!

←可使用左右快捷键翻页→